陈伟峰
浙江省象山县黄避岙乡中心小学
摘要: 提高农村的整体文化水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也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要求,通过提高农村的整体文化水平,可以促使农村的生活更加美好,近些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提升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水平,因此在农村的义务教学中,教育管理者要根据农村的现有条件,结合新课程对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用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促进农村小学教育的进步本文,根据小学教育管理的现状,结合新课程对学生素质教育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要求,分析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加强农村小学教育管理的方法策略,以及为农村小学教育管理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管理;困境;对策
引言:在新课程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农村小学教育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农村人口也迫切希望自己家乡的教学水平能得到质的飞跃,拉近与城市学校之间的距离,提升文化素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对农村教育管理的重视农村小学的教育管理,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农村教学条件落后教师普遍素养偏低,没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其各方面教学也就相对落后。因此,在现代化的农村小学管理中要不断提升教师素质水平,发展农村小学教学设施,提高办学水平。
一、农村小学教育管理出现的困境
(一)教育管理过于制度化
就目前小学教学管理而言,很多农村的小学教师对教学任务的落实不够积极,很少有主动进行教学研究的教师,在必要的时候,也只是学校给出具体的研究办法,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教师对这个教学研究也积极性不高,久而久之就养成的消极的教学风气,形成得过且过的教风。受到传统的应试教学思想的影响,很多小学教师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没有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技巧,也就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教育管理中教师也生搬硬套的运用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管理,是学生的思维收到限制。
(二)教学指导过于形式化
在传统的农村小学教学中,教师常常沿用前年甚至前几年的教学方案,没有及时更新教案,也就是个学生的认知范围,停留在编写教案的时期。同时,在教学讲解中,教师也没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切生搬硬套的浆教学内容读给学生听其枯燥的教学方法,和过于形式化的教学模式,也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降低了教育管理的质量。
(三)考核评价过于量化
农村学校的对教师的管理考核模式不够先进,通常只是以教师的绩效指标来量化教师的教学能力。因此,也就造成了很多小学教师,由于当地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所以出现一些走偏门走后门的现象,通过投机倒把的手段获得较高的评价。从而也就降低了其他踏实肯干的教师的教学管理积极性。因此,在现代化的教师考核标准制定中要改革传统的量化评价,从客观的角度综合的评价教师的职业道德。
二、加强农村小学教育管理的对策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个性化管理
为加强农村小学教育管理,必须要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模式,充分的体现以人为本,促进教师与学生全面发展。教学管理是一种基于学生和教师的基本职责的一种方法论。他不仅是促进教育教学进步的一项制度,更是爱护学生的一种体现。在教学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坚持以人为本,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融入到教学管理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农村小学的教学管理要充分利用好农村的环境资源,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教师了管理模式,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规范自己的行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从而促进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在针对教师的管理中,学校要根据教师的个性特点及教学态度与教师之间及时沟通,充分了解他们在管理学生的工作中的情况,帮助他们出谋划策。在针对于学生的管理上,每一个教师都要充分的发挥引导作用,关心呵护学生,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实施规划化的教育管理制度
农村小学要注重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建立与完善,对教师队伍实行依法管理。在学校管理当中,制度管理是依法治教的具体体现,对制度进行健全可以让教师管理趋于规范化和法制化。与此同时,学校要创建良好的激励机制,把以往那种“做与不做一个样”以及“做好与做坏一个样”的不良情况转变到争先创优以及后进赶先进的竞争轨道中来。
(三)构建全新的课堂教育管理模式
农村小学要在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考核以及评价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严格的要求,并把重点放在备课、讲课、辅导以及考核这四个环节当中。在备课上,教师要精心准备优质的教学实例,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掌握,在教学当中积极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对那些优秀的教案进行收集并揣摩学习。在上课中,要通过各种形式组织集体进行评课抑或聘请专家来现场进行评课,以此来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性认识,激发教师探索全新的教学策略,不断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
(四)抓好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
教师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高低,这就说明了在教育改革以及社会发展当中教师的重要地位。依照现如今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过于低下的情况,学校在教育管理当中要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作为核心要素,第一,要做好教师的继续学习工作,要对那些中青年教师有提高自身学历层次的想法进行鼓励,并提供条件让他们去实施,在学习当中要求教师要学以致用,以此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第二,要对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在教师队伍管理当中要实施依法管理,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工作的积极性。
结束语:当今社会是教育发展的时代,素质教育的实施对农村小学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现如今的农村小学在教育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困境,但是我们相信,随着我国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通过农村小学教育管理者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努力,农村小学的教育水平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国强.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出现的困境及措施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9):247-247.
[2]卢昌贵.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出现的困境及措施探讨[J].新一代(下半月),2015,000(006):89-89.
[3]刘仓友.浅谈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出现的困境及措施探讨[J].科研,2015(5):00198-00198.
[4]王龙彪.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2016,000(007):P.70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