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萍
上林县明亮镇罗勘小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530501
摘要:小学班主任在班级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它既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又要管理好班集体,更需要与同学、老师保持良好关系。小学生正处于精神心理和身体生理素质发展不成熟的新时期。因此提高教师德育有必要继续加强在日常德育教学工作过程中深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重要板块;同时也希望可以通过多种教育途径结合来努力实现教师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知识提升和能力培养等教育工作上的目标;班主任还应充分了解班级环境创设及学生学习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引导,从而有效引导他们正确地处理好与同学、老师之间关系。
关键词:班主任 管理 心里健康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日常心理健康成长教育将会直接影响着着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因此我认为作为整个班集体的主要组织管理者、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主要指导者和主要引路人的班主任,任重而道远,既肩负着文化科的教学任务,又要做好班级日常生活管理以及学生德育工作。作为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比起其他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对学生进行接触、观察,所以这为我校班主任在加强班级健康管理中深入渗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利条。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心里健康的途径
1、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才能真正做到学生信其师之所有道,因此,我们首先应该知道:我们应该要努力学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就必然地也要求我们必须彻底摒弃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的尊重师生之谊和道德观,深入小学生们的内心深处,去了解并进每个学生的真实学习心态,了解他们内心的真是想法。让你的每个学生从小在身体以及心理上、感情上都能学会如何接纳自己,这样他们的人才能最终能够使你的每个学生对你自己的人产生一种新的信任,愿意和你们的学生互相沟通、交心,才能有效地深入浅出进行你的学生身体心理健康思想品德教育。
2、健康的班级氛围
我认为班集体中健康的集体舆论作风能扶正压邪,鼓舞人心,那么我们首先应在开学之初就建立一个良好的领导班子作风,使之尽快形成一个健康的集体舆论。让你的学生在整个班级中始终保持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角色主导地位,让学生处在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在这种宽松友善的心理个性健康发展教育空间中,学生们一定能逐渐培养形成健康的心理个性、健全的心理人格,对于各种心理疾病应该能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班主任教师可从学习环境的合理布置、和谐的师生同学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着手去努力创设一个非常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健康成长发展的学习环境。
3、民主的课堂环境
民主的德育课堂教学环境建设是有效渗透学生心理健康品德教育的重要关键。因此,教师应努力共同营造活跃的教育课堂气氛,努力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宽松、平等、民主的教育课堂教学环境。我们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当充分利用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奇、好学等表现的心理特点,让更多学生能够有跟多的机会进行动口、进行动手、从而活跃思维。
当这些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多渠道鼓励帮助学生,甚至适当降低教学难度,让学生看到希望,有勇气自我挑战,最后获得成功,从而能够分享更多的成功喜悦,对于今后的学习更有信心!
4、积极主动与家长联系,让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深深的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好的家庭教育能让一个孩子愉快、健康地成长,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人才,必须要高度重视做好家庭教育。然而这在现实特别是农村家庭的学生家长不是很懂家庭教育教学艺术,只是按着自己的性子和意愿,如果孩子忤逆了自己想法,动辄对他们大声呵斥,甚至大声打骂,而没有想到这已经违背小学生身体成长生理规,。因此请各班主任老师要经常充分利用孩子家长会或亲子家访等各种机会,和孩子家长进行沟通,转变作为家长的家庭教育心理观念,努力为每个孩子成长营造一个安全有利于其身体心理健康成长发展的良好家庭环境。家长以健康的家庭心态认真对待每个孩子、教育关爱孩子,言传身教,家庭教育与提高学校学生教育积极性相配合,最终可以达到促使中学生整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教育目的。
二、平时的心理课上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外鼓励多参加班级团体体育锻炼。
教师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显而易见,育人对于工作至关重要,而且中小学生如果长期没有一个健康的个人心理发展状态就很难培养成为一个对服务社会有用的良好人。故加强小学生日常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工作是作为一名班主任德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加强小学生日常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有利于有效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能够不断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和健全的道德人格。它也有利于针对性地研究解决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情绪不稳、学习困难、缺乏战斗毅力以及适应抗自然打击、抗自然挫折作战能力仍然不强等各种问题,能够有效使小学生尽快健康成长。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们自我心理健康意识教育,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小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自我心理品质,让更多小学生真正学会自我管理与自我调节,从而达到自我心理适应,甚至可以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核心价值观、世界观、。加强了对小学生自身心理健康意识教育,能够有效提高许多小学生的心理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特别是要鼓励学生参加各项有利的集体体育锻炼,这样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够有效改变许多小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团队精神意识不足的心理问题,让更多小学生更好地学会适应现代社会,成为对适应社会有用的专业人才。
结语:总而言之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一支主力军。班主任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是进行学生心理健康道德教育,学校里小学生的心理心理心理教育课大部分都是由班主任担任,所以说班主任是学校开展学生素质教育和开展创新文化教育的重要一个组成环节部分。做学生集体心理健康的杰出表率,做学生集体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防御者,做学生集体心理健康发展的思想指导者和荣誉维护者,是学校领导、是班主任。班主任在平时工作中有意识地渗透心理教育是开展好全校学生集体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重要秘诀。我们只有从小学生抓起,加强对小学生早期心理健康意识教育,使他们初步建立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才能为我们孩子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史定海.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分析[J].心理健康教学参考,2016,(4)
[2]何坚强.小学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J].小学健康教育,2015,(8)
[3]荆秀玲.改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能力[J],学周刊,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