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混合式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期   作者:何兵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生产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何兵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第一中学,贵州 毕节 5532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生产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以各种方式影响到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及其持续优化,并以跨界的方式和开放变革的气势,与其他业态的融合度在不断加深。互联网以各种方式进入并影响现代生活,意味着“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也正在悄然发生着革命,尤其是基于互联网而发展起来的信息技术学科,又深受互联网技术深入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混合式教学模式
        引言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发展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为着眼点,提出了基于学生信息技术学科关键学习能力提升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即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发展、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塑造以及信息社会责任担当的培养四个维度。高中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既可以在传统课堂中学习,又需要基于新型网络化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学科,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实现学科素养的培养是需要教师探究的问题。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在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理念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普及,部分教师认识到了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并有意识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作用,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片面性的错误认识,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对自己的学习和发展不具有重要作用,即对高考没有促进作用,所以自然也就没有投入自己的全部精力,这也就反映出了他们在学习时带有一定的功利心理;其次,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落后,虽然一部分教师已经对新课改的理念做出了反映,但是大部分教师还不能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实际结合起来,他们仍旧沿用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讲解法,单方面地向学生传授枯燥的理论知识,这就导致学生不仅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还不能透彻地理解基础理论知识,所以学生表现出基础不扎实、技能不娴熟的信息技术学习特征,这就体现出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内容都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上存在的问题,都说明了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还没有与教育改革的措施相融合,这也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了机遇。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现路径
1.设计丰富的菜单式学习任务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着力点不仅在实现传统课堂教学面对面的互动层面,而且应该在于能够为学生提供在保底基础上的学习菜单,为学生多元发展提供选择的余地,为学生多样化学习提供任务驱动,实现学生差异化发展的目标。而基于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菜单式学习任务为实现这种需求提供了可能,一方面,学习任务是教师面对开放式信息技术教学环境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是制约教学效果实现的外在制约条件之一,教师设计的丰富的菜单式学习任务是混合式教学适应开放性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需要;另一方面,丰富的菜单式学习任务是基于网络资源的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发展提供的学习准备,将在学生学习任务驱动的意义上提供既有很强的针对性又有一定灵活性的学习任务储备,为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留足了空间。
2.基于信息和技术融合设计教学内容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基于线下真实环境的教学和线上网络环境教学的融合,这势必要求教师要在课前的教学预设中将混合式教学的相关影响因素考虑到整个教学系统中去。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既要充分考虑到线下真实场景教学的适切性,又要照顾到基于网络开展线上教学的系统性。首先,教师要充分开展授课之前的学情分析,这应该包括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学习接受能力、现行教材以及教学内容分析等方面,基于教学系统中主观因素的分析,教师可以充分解了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兴趣和风格等;基于教学系统中的客观因素,教师可以深入分析教材和学习内容,为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依据。其次,教师要在充分进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做好教学活动的预设,即制订恰切的学习方案,从而为学生开展信息技术学习活动提供合宜的学习资源,设定恰当的教学目标,确定适切的教学策略,为后续教学活动提供预设保障。
3.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需要日积月累。比如,在教学《信息》这一节内容时,由于这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第一堂课,因此,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长久地保留下去。笔者在这次的课堂上组织学生展开了一次游戏活动,首先随便选择了一个学生来担当游戏的演示人员,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眼罩,让学生蒙上眼睛之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玩具,学生要通过触摸的方式去接触这个玩具,并且在摘下眼罩前说出玩具的名称。在参与游戏的学生说出了正确答案之后,笔者让学生说出自己在触摸中获得的信息,思考自己是怎么得到正确答案的,并且让台下的学生相互结伴,进行类似的游戏,从而利用一个简单又充满趣味性的小游戏来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兴趣,为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这种形式的教学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一些不易发现的问题,使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要各个环节进行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让兴趣来引领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4.采用层次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
在智慧课堂理念的影响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成为了其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所以为了符合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特征,教学内容也应该注重层次,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所获益,不断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提升他们的技术能力。具体说来,教师应该提前了解学生的学情,对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培养情况做一个全面的记录,并将其与实际的教学大纲进行结合,设计出逻辑思维呈梯级上升的教学内容,并以任务的形式分发给不同的学习小组。
5.开展趣味的模块化教学活动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学生掌握必要的信息处理技能,这是新课改背景下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但是,一味强调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数据处理技能,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既要善于产生现场教学的智慧、风趣和幽默,又要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开展趣味教学活动。由于教学活动都是由不同的环节和模块组成的,可以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或者学习模块中设置一些围绕中心学习任务、依托一定学习资源的竞赛活动,为学生学习提供寓教于乐的机会,在促进学生学习快乐的同时,让学生快乐学习,沉浸在高中信息技术学习的乐趣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学校要全面考虑、深化改革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各方面,要将新课改的要求真正贯彻落实至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真正成为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全面人才。
        参考文献
[1]叶巧蕊.高中信息技术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究[J].新课程(下),2018(06):129.
[2]柴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线上线下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
[3]郑莙瑛.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7(28):277-278.
[4]解晓婵.基于混合学习的高中信息技术差异教学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
[5]蒋立兵.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