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篮球教学中的小群体教学模式建构和应用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期   作者:钟志颖、
[导读] 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学生获取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主要来源

        钟志颖、
        江门市鹤山市共和镇中心小学  529728
        摘要: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学生获取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主要来源,而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学生基础体育的发展也占据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因而在文章的介绍中主要是围绕小群体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详细的分析,并以篮球教学举例说明,旨在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篮球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充分的发挥小群体教学模式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小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率,强化体育技能学习水平,提升小学生的身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篮球教学;小群体教学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的运动项目,因其自身的对抗性、游戏性和不确定性等因素受到了小学生的热爱和青睐。小学篮球教学是少儿篮球运动的基础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个人体质,对于未来篮球人才的培养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当前物质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对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提高了要求,各项生活指标也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是中小学生的健康体质水平却在逐年呈现下降的趋势,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学就成为了提升学生体质水平最有效的途径,而在时代的发展下小学体育教学也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文章主要是针对小群体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展开分析,以此来提升学生体质,为体育后背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的保障。
        一、小群体教学概述
        首先因材施教。在因材施教的理论中所强调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群体之间的差异性 [1]。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受到年龄、性别、身体素质以及学习环境等等各个方面的差异所表现出来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是不一样的,而因材施教就是要针对不同环境下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小群体教学即是将学生分为不同类型的小群体,以此来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确保每一个小群体的学生都能够接受到平等的教育,也确保能够充分的激发每一个学生的长处,由此可以看出小群体教学也充分的满足了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其目的是为了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适宜的教学方式下完成教学目标,从而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
        其次是动机行为。人只有在有所需求的时候支配自身行为的心理活动才会更加的强烈,才有可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从而完成既定的目标。教育教学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也是通过教学目标来引导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进行交流,而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具备内部动机。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内部动机也将存在一定的差别,在教育教学中为了完成整体的教学目标,教师根据每一个小群体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有效的激发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和完成教学目标的动机,从而更好的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2]。
        第三有效学习。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从事生产活动还是教学活动都讲究效率,效率也由此成为了作为衡量事物价值的关键依据。而有效教学理论也由此成为了现代教育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学理论,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用性,非常的适用于现代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学习是指学习的有效性和效率,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干预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进度。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对教育的关注度提升,教育成效和学习有效性成为了衡量教育质量的关键性指标,尤其是在当前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随着教学模式跌不断改革创新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育有效性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而小群体教学模式不断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创新,也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助推了有效学习理论的渗透和实现。


        二、小学篮球教学中小群体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为了充分的了解到小群体教学模式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现通过实验的方式对比小学篮球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小群体教学模式在篮球基础技术水平、兴趣爱好和情绪意识等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在本次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设计将学生在实验前后的基础水平、兴趣以及情绪意识等等方面进行检测并记录相关的数据,为小群体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一)实验对象与目的
        本次试验分为传统篮球教学班和小群体篮球教学班,随机抽取某市中心小学五年级两个班级的学生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对象。抽取班级的学生在之前没有参加过关于篮球课程教学的专业学习和训练,在实验之前对两个班级的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篮球技能也进行了检测,没有出现较为显著性的差异。
        (二)教学内容
        以小群体篮球教学为主线安排和设计相关的专项篮球运动内容,根据新课程的标准将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将篮球技术和篮球游戏进行融合。在小学篮球教学的过程中由于两个班级的学生在之前没有接触过篮球的专业训练,因而以篮球基础的技术训练为主,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采取两人或三人一球的方式,使用分组练习法、轮换练习法以及多人游戏等教学手段来进行课堂教学[4]。
        根据我校的篮球调查,首先在小学篮球教学中,小群体教学模式更加的符合篮球的运动规律,小群体教学为篮球比赛提供了更多的实训机会。其次小群体教学给战术配合练习与运用提供了固定的伙伴,在小学篮球教学中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非常的重要,但是篮球意识是在长时间的练习和比赛中逐渐形成和积累的,而小群体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有固定的练习小组,这样就能够在课堂或是课余时间进行锻炼的过程中彼此之间相互熟悉,在目前篮球教学的评价与考核中,基本上都是以个人的评价为主,这样的情况会对学生的配合意识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小群体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教师布置的合作考核项目,这能够有效的督促学生形成自主意识,同心协力一起去完成学习目标,能够在无形之中加强和改善学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提高社会的适应力[5]。除此之外小群体教学以三人为一组的小组模式可以通过参加比赛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也可以由两人一组的组合与别的队伍进行正式的比赛,通过这种比赛形式的频繁进行能够强化学生之间的合作,让其感受到篮球比赛的乐趣,逐渐的培养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兴趣,实现篮球技术和水平的提升。
        总结:
        总之,在小学篮球教学中,小群体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充分的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因材施教,还符合篮球运动项目的规律,在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为学生身体素质和篮球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韩丽婷.小群体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理论研究[J].农家参谋,2019(20):286.
        [2]刘建强.基于SWH-CDIO理念的体育教学实践研究——以小群体教学模式为例[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8,30(05):79-84.
        [3]施发.小群体教学在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青少年体育,2018(08):79-80.
        [4]马秀梅.高职体育中的小群体教学和创新[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7,33(02):52-55.
        [5]王海,张彦崇,谷化铮.小群体教学模式在篮球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6,34(06):76-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