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业云
容县容州镇都峤中学 537500
【摘要】:现阶段,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所选择的教材过于单一,教学模式没有得到充分创新,学生的阅读思维也比较落后。为了进一步对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优化和调整,笔者深入研究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逐渐探索出阅读的核心素养培养体系。通过开展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理论知识进行培养,丰富教学理念。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能力;优化策略
引言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这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一名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能反映出这名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文结合笔者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经验,从提升英语阅读教学质量与学生阅读能力出发,以期抛砖引玉,与各位同仁交流探究。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重要性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重要发展阶段,同时,也是学生辩证思维、逻辑思维形成的初期。对学生而言,在此阶段内,初中英语学科教学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观念和意识。如果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成绩提升方面,认为成绩是唯一的目标,那么在学生后期的个人成长方面遇到难题时,就无法有效运用思辨能力进行思考,认清事物的本质,是不利于其个人成长的。
对教育教学而言,其本质的客观要求下,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是重要的一环。教学偏离了目标与本质的情况下,教学的意义与价值将不复存在。因此,英语教学如果没有强调思辨能力培养这一目标板块,那么其整体的教学目标将无法有效实现。脱离了目标的英语教学实践,也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无法充分体现英语教学的意义。若英语教学所培养的学生没有良好的思辨能力,那么其在后续英语能力应用过程中,相应的,思考分析、发现问题及解决的能力也是相对弱势的。由此可见,在教育全面发展与改革的背景下,英语学科教学必须要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
二、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结合语境,克服词汇障碍
词汇障碍是阅读理解障碍中最为突出的一种语言障碍。具备一定的词汇量是学生阅读的基础。 一方面,阅读文本中大量生词的存在,就会使学生看不懂文章,从而没有兴趣再读下去;另一方面,教师传统单一的词汇讲解、大量例句的罗列,使学生虽然能够记住单独的词义,但脱离了文本语境,学生正确判断词汇含义的能力明显欠缺,致使学生在阅读时造成理解障碍。 词汇障碍的突破,应该在语境中进行,否则就变成了“无源之本,无本之木。 ” 例如,以“Do you think students should do the chores?”为题展开续写,不同性格的学生写出的篇章会蕴含着不同的感情。经过实践研究发现,不同的学生之间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表达方式,根本原因在于思维发散的角度不一样,最终写出来的文章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英语阅读课上,教师除了要积极培养学生自身的发散思维外,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和借鉴他人的发散思维角度和模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自身的发散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强调学生在词汇记忆和背诵方面多努力,积累词汇,以应对词汇障碍。
(二)专项训练,克服语法障碍
由于阅读材料通常包含许多特殊句、复合句,所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语法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会分析长句子结构,影响了对句子意思的理解;二是不会判断复合句的主句与从句关系; 三是多种时态的交错运用,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语法分析能力,才能理解文章。 如果不能,则会产生语法障碍。 结合阅读文本开展语法专项训练是教师常用且最为有效应对语法障碍的方式,通过系统学习、举一反三、反复巩固,不断补充与加深,只有掌握了语法才能让阅读变得简单易行。是,通过引领学生挖掘文中的过去进行时,进行专题训练,除了举一反三、巩固强化之外,还让学生结合自己喜欢的电影写一篇与课文类似的影评,并尽量运用过去进行时来表达。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训练,有助于语法障碍的突破。
(三)创设多元化的英语思辨活动
实践是形成认知、提升能力的有效渠道。在初中英语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多元化的英语思辨活动,让学生以独立或者合作的方式参与到思辨活动当中,通过独立思考、协作引导思考的方式逐步提升其思考能力和辨析能力。如故事阅读活动,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故事阅读分析活动,并制作相关的问题,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引导小组成员结合问题对故事进行全面的阅读和分析,从而让学生以主动积极的状态参与到小组讨论活动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敢于思辨、勇于思辨、善于思辨的能力。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对待问题有着不同的思考视角。因此,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发表自身不同的看法,并且针对不同的看法进行一些延伸性的辩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大胆思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思辨行为要给予赞扬以及正确的引导,从而激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愿意积极地参与思辨,发挥自身的思辨能力。
(四)结合语境理解上下文,把握段落间的逻辑联系
某个词组只有放在特定语境中才能表达出作者原来所要表达的含义,同样,学生只有将其置入上下文中才能更好地把握其深层意义。在英语阅读教学时,综合利用上下文进行猜词教学和利用已知内容进行合理推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果,还能加强词汇的记忆和运用。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适合学情的教学活动,检查学生对某个词组在语境中的确切意思的理解情况与水平,通过经常性诸如此类的教学与训练,学生能够更好地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或词组的准确含义,这些词组的功能和意义将会变得更加清晰,同时这也使得学生能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词汇。
结束语
新课标背景下,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基本内容之一,包含了思辨能力的培养。在这一背景下,初中英语学科教学需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创设能够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课堂,如构建多元化的英语思辨活动,营造良好的思辨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独立思考、主动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辨析能力,在实践中让学生自主思考,从而从思考中培养认清事物关键要素和本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文霞.浅议新课改下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策略[J].考试周刊,2019,(064):117.
[2]胡生珠.初中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J].校园英语,2018(7):72-73.
[3]高珊.图示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天天学科学(教育前沿),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