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杰
济宁市永丰街中心小学 山东省济宁市 272100
摘要:关注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个性”、“灵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掘其潜能,会促使学生心灵得到滋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得到提高。
关键词:以人为本 尊重人格 激活灵性 张扬个性
美学家朱光潜说“凡是美都必须经过心灵的创造。”关注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个性”、“灵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掘其潜能,会促使学生心灵得到滋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得到提高。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化作爱的甘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
当我们的教育出现问题时,部分教师总是从学生单方面找原因,横加指责,而极少从自身入手分析。其实,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是一个有独立尊严的人,有时,面对教师粗暴的教学态度和方法,他们只有惊恐、无奈、逆来顺受,个别的则消极对抗,自暴自弃。这样一来,学生会对你敬而远之,教育的感召力就要大打折扣。
我教过的一个女生,平常表现一直不错。可有段时间,她上课魂不守舍,家庭作业也不按时完成了,后来竟然还发生逃课现象。我经过和她促膝长谈了解到她父母离异了,孩子像个皮球似的被他们踢来踢去,她整天在惶惶不安中度日。了解这一情况后,我多次家访,做通了家长的工作,解决了孩子的后顾之忧。她的生活又步入正轨,脸上又恢复了灿烂的笑容。
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关切的话语,化作爱的甘露滋润每一个孩子们的心田,你会看到一扇扇心灵之门向你开启,-孩子们乐于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向你这一个大朋友诉说,达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最佳教育境界。
二、张扬学生的个性,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自信的种子。
世界上没有两个像雨滴那样相似的儿童,有多少学生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能压抑学生的个性,扼杀他们的特长。学生的个性犹如一颗生命力顽强的种子,你压抑它,它就会从压抑它的“石板”缝里畸形发展!而只要你给予其阳光和雨露,它便会茁壮成长,甚至气冲霄汉。
我教过的一个学生——张扬,她具有天马行空的性格和那张从早到晚闲不住的嘴。她着实让我头疼过,于是我因势利导,给她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任班里的宣传委员兼板报组组长,让她大声地说,淋漓尽致地说。每天晨读时,让她用5分钟时间发表个人搜集和编写的两条新闻——从电视、报纸上摘抄的国际、国内新闻;学校内、班级内的新闻;或是身边发生的一些新鲜事。又另辟蹊径,让她在黑板报上尽情地“诉说”,挥洒自己的才思。她主办的黑板报设计新颖,内容丰富,富有创意,同学爱看。她写的文章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现在她已是一名大学教师,小学阶段这一特殊的经历一直令她念念不忘。
张莹爱唱歌,聂庆阳爱吹笛,毛克宁爱搞小发明,赵显斌爱写作,韩中强表演的小品令人捧腹大笑……我努力创造条件,促使孩子们个性充分张扬,找到自信。我执教的学生爱好广泛,特长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具有较强的表现欲。课堂上发言踊跃,争着发表自己的奇思妙想;在活动中,争着出谋划策,当主角,挑大梁。
三、激活学生的灵性,让丰富多彩的活动紧紧环绕孩子们。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途径。班干部的能力要在活动中锻炼提高,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爱国主义热情,助人为乐的品质要通过活动来培养。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厌倦了单一的“上课、下课”这种枯燥的学校生活,他们呼唤学校生活注入新鲜有趣的东西。
于是,我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你唱,我唱,大家唱卡拉ok”比赛;评选了“班里的小百灵”、“背诗大王”、“口齿伶俐之星”;还评出了班里的“读书状元”、“小画家”、“书法家”、“神投手”、“跳绳大王”、“猜谜高手” ……另外,还结合重大节日,传统节日开展 “伟大的母爱”、“教师,今天属于您”、“清明的风,清明的雨”等活动;组织学生到市福利院给老年人送温暖,到快活林去捡拾白色垃圾……
这些活动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孩子们。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净化了他们的心灵,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思想境界也随之提高。他们学会了包容,学会了礼让,富有爱心,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四、用真情浇灌后进生的心田,给他们扬起希望的风帆
《学记》中有句名言:“教育也,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含义是,教育的作用是发扬学生的优点,克服孩子身上的缺点,使其对自己充满信心,使周围的人对其充满希望。
这就要求教师要用一颗宽容的爱心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充分利用激励机制,激起学生的上进心。吴选调皮好动,经常惹事生非,有偷盗行为,是个十足的“问题少年”。后来,我发现他在读课文时,尽管读得结结巴巴,但是音质特别棒。在课堂上,我充分肯定他的优点,课堂上多给他提供读书的机会。慢慢地,他课文越读越流畅,越读越有感情,渐渐地找到了自信。另外,我在生活经常给予他关心和帮助。渐渐地,吴选变了,作业也不拖拉了,纪律涣散的现象大有好转,他的脸上也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点燃它。”那么,就让我们用爱心去点燃学生求知的渴望,去帮助扬起前进的风帆吧!
五、施行“自主化” 管理,让孩子们人人都说“我能行”
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要培养新型人才,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让学生鼓起勇气,充满自信,既能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又敢于表现自己,人人都说“我能行”。
于是,我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实施“自主化”管理,大胆放手让学生自治,提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班级的事情自己管”的口号。为提高自治水平,我采取“扶着走——领着走——放开走”的方法,训练了一批批精明强干的班干部队伍。让他们参与日常管理,自己组织召开中队会,自办黑板报,自己管理好图书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班级自治的积极性,在班里设“争鸣园”,即对班级各方面有意见或建议均可以书面形式提交班委讨论,若被采纳,在班队会上由班长向同学们公布,并奖励提建议和意见的学生。
实践证明,把学生引入班级管理,引导学生“自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增长了学生的才干。学生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做到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把班主任从琐事和烦恼的纠缠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几度春秋,几度轮回,“关注学生心灵,促其主动发展”已结出累累硕果。我执教的学生在国家、省、市、区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100多人次。执教过的班曾被评为“市级自主化中队”、“区级红旗中队”、“区级优秀班集体”。我也被评为“济宁市优秀班主任”、“济宁市航海模型优秀辅导员”、“区级优秀教师”、“区级优秀辅导员”、“区级十佳班主任”。
关注学生心灵,以人文本,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心灵得到了解放,塑造了健全的人格,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孩子们已经为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在能力和心理上作好准备,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莫雷著《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
[2].荣格著《自我与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