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
莆田青璜中学
摘要:初中是学生接触物理知识的基础阶段,它对于初中学生物理学习基础的夯实和学习生涯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初中物理的教学非常重要。初中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生活小实验来辅助教学是非常符合初中物理教学理念的,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实验的核心知识点。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小实验;课堂教学
引言:生活物理小实验的融入,能够为初中物理课堂创造更加生活化、幽默风趣的课堂教学环境,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锻炼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思维,从而有效地提升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合理融入生活演示小实验
演示实验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知识点教学和实验教学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能很好地向初中学生展示初中物理知识的奥妙,能有效地激发初中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为了有效地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合理运用极具生动性的物理示范小实验来辅助实验教学。由于初中生在中学阶段刚刚接触物理这一门全新的学科,所以对于刚接触过物理知识的初中生来说,初中物理知识是十分陌生的,其科目特性又不同于语文等需要读背的学科,面对这一系列陌生且复杂的物理知识概念,会导致初中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初中学生很容易因难以理解物理这一学科课堂教学内容而感到学习压力大,又羞于请教,长此以往,疑难问题累计,导致对之后的内容学习起来更吃力,久而久之,初中生容易产生惰性,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积极性减弱,很容易对初中物理知识失去学习兴趣。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通过生动活泼的演示小实验,使物理知识简单化,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同时又能有效地增加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缓解初中物理课堂学习的压力和紧张情绪,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效地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此同时,生活演示小实验的主要操作者是教师,所以教师要认真设计好整个生活演示小实验的演示流程,充分准备好生活演示小实验所需的全部实验设备,并对预想的课堂演示实验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作好相应的准备,才能使生活演示小实验的教学效果完美地发挥出来,同时也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及激发其学习的欲望。
二、合理融入生活简单小实验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育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中心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初中物理知识。为此,教师应从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入手,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提高初中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才能把生活小实验运用到初中物理课堂中去,才能真正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并且将生活小实验融入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去,可以很好的满足这种需要。
在课堂中融入简单生活小实验的教学优势在于它能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学习思维,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对物理课堂中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师可以穿插简单的生活小实验,用简单的生活小实验来辅助初中物理理论知识的教学,既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实验操作能力,又能活跃物理课堂教学气氛,缓解课堂学习的压力。就以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物理下学期的《大气压强》这节课来说,大气压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教授这一知识点时,我们可以利用吸管吸水现象设计一个简单的生活小实验,先引发学生思考,然后把吸管吸水的能力与大气压强这个物理原理引出,有效地帮助初中学生加深对气体压强这个物理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探索思维能力。
三、合理融入生活探究小实验
不同于其他学科,物理是一门基础的、探究式的自然科学,物理知识来自于生活实践,因此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探究式教学是初中物理知识的核心特征,因此教师在运用生活式教学实验辅助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时,也可运用科学设计教学方法。通过探究式生活物理小实验,帮助初中生锻炼探究性思维能力,发散思维,可以使初中生在自主探究实验的操作过程中,慢慢地对生活探究小实验所包含的初中物理知识点有了独立的理解,从而有效地巩固其掌握初中物理知识的能力。作为一个物理知识点的实验教学实例,在初中二年级物理教材《光的色散》中,初中物理教师可以用简单的道具设计一个关于这个知识点的探究小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知识点的掌握。首先,教师可以让初中学生准备生活化的实验器材:红色光源小手电筒、绿色光源小手电筒、蓝色光源小手电筒。先为学生讲解一下知识点,让学生带着知识点结合自己的实践去掌握与之相应的知识点,然后为学生提供一个光较暗的实验环境,让初中学生利用手中的三色实验道具来进行实验:1.用红色光源小手电筒的光与绿色光源小手电筒进行融合,学生会发现光源融合形成了黄光;2.用红色光源小手电筒的光与蓝色光源小手电筒进行融合,学生会发现光源融合形成了紫光;3.用绿色光源小手电筒的光与蓝色光源小手电筒进行融合会形成青光;4.将三种灯光全部进行综合可以得到白光。可见在这一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该生活探究小实验有效地了解和掌握光的色彩效应的知识点,提高自身的物理学习效率,这比老师直接讲授光的颜色效应的概念更使学生印象深刻透彻。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应用生活演示小实验、生活简单小实验以及生活探究小实验来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物理的知识点,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物理课堂学习兴趣和质量,促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参考文献:
[1]周广忠.合理融合生活小实验,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6(17).
[2]蔡爱群.合理融合生活,提高物理教学实效[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8,000(009):P.51-51.
[3]周志海.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浅谈[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00275-00275.
[4]马万录.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11):16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