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视角下的初中劳动教育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期   作者:金龙雪
[导读] 社会不断进步,要求孩子得到全面发展

        金龙雪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学生实践学校
        摘要:社会不断进步,要求孩子得到全面发展,而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之一,其内容和形式跟随着社会发发展不断变化。通过进行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孩子身体以及心理发展,综合实践活动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它的内涵以及它的特征都让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主导上课,而是变为设计主体。所以可以通过劳动教育入手,重新审视其内涵,促进与综合实践活动之间的衔接,提升孩子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课程改革
        引言:素质教育与劳动教育两者密切相关,长此以往,进行劳动教育能够训练孩子的主体意识,让孩子动手力得到提升,让孩子体会自我成就感等等这些方面的培养,同时劳动教育在这些方面上的培养没有什么教育能够代替。很多人因为劳动教育本身限制,对于它的教育模式很模糊。导致劳动教育并不规范也不合理,很难体现劳动教育的核心。随着课改的进行,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诞生,打破了教师以及学校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认知。把劳动教育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视野重新定义,改变劳动教育模式,实现劳动教育真正的意义。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
1.从课程内容看
课本是教师进行教书育人的载体,很多科目都有相对应的教材,老师们节省了很多精力去探索关于课程的内容,但是综合实践活动却没有固定教授的内容以及教育的主题。这也就意味着综合实践活动授课内容灵活多变,可以是孩子们动手动脑的手工,也可以是进行关于某个项目的调查,可以关于某个事物进行科学小实验等等。 老师们可以因材施教,通过孩子们的个性兴趣入手对课程进行设计安排,让学生门能够提升自己的素养,获得全面发展。
2.从课程组织形式看
通过宏观调控的教育方法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设计以及规划,因为实践活动本就需要孩子们进行动手以及动脑,所以课程设计要以孩子自主活动为主,尊重孩子们的个性,把课堂上的主动权给孩子们,教师及时发现孩子的错误引导孩子。在孩子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把综合实践进行真正了解掌握。让综合实践更加具有人性化,打破老师教学生死记硬背的固有理念。
3.从课程评价看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此课程对于教学本身的结果并不看重,主要重视的是课程中的过程,并不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所以教学时要把实践与生活两者结合,让孩子们课堂上能够放松,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不会再有家庭作业的束缚,并且也不用进行补课,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心中的想法大胆实践,实现自我价值。通过分析传统劳动教育以及实践活动,这两者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他们都没有固定的授课内容并且他们的教学方法也都不拘一格,都会让学生参与其中,但是综合实践活动对于传统劳动教育能够重新打破其内涵,能够更加丰富劳动教育的价值。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背景下对劳动教育的再认识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进一步扩展
劳动教育不是指通过劳动进行教育,而是通过指导孩子们把过去劳动教育打破到动脑动手能力之上,通过与现代的科学技术互相结合,得到全面发展。并且适时的教授给孩子们一些关于生产的技术以及劳动的基本操作等等,可以通过与家庭教育以及社会发展相互结合进行劳动教育。学校要根据课改标准因地制宜进行劳动材料的挖掘,让劳动教育层次不断提高,让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能够相辅相成相互结合,让劳动教育课程能够更加鲜明。
(二)劳动教育的价值予以提升
劳动教育应当以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背景,进行重新定义。过去的劳动教育系统性以及目的性都十分模糊,认为劳动教育就应该进行劳动。根据目前的社会形式,提升孩子们的劳动素质才能符合社会发展,进行劳动教育,丰富授课的内容传音授课方式,能够提升孩子们的整体素质,充分挖掘孩子们的潜能,让孩子们的个性得到尊重,人格更加完善。劳动教育无法通过理论性的教育,不也是仅仅重视实践方面的能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背景设计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能够让劳动教育的潜能能够得到更加完美的发挥,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多元教学提升孩子整体素质。
(三)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变化
学校在过去的教育中对于劳动教育直接选择忽略,并不重视,并且对于劳动教育的选择十分随意,教学方式十分单一,是劳动教育本身并没有完成教育的价值。通过综合实践的背景进行劳动教育的审视,对于劳动教育进行授课内容以及教育方式的转变。改变具体课上上什么都听老师的,而是通过与孩子们平时的生活进行结合,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形式,在授课内容上选择动手性质强的学习内容,与劳动技术、技术教育、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信息技术等等这些具有研究性质的学习互相结合起来,通过生产,栽种,研发等等让学生能够参与其中,让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得到根本上的提升。
三、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的衔接
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都能够提升孩子们的素质,在平时的教育中很多人都选择忽略,但是他们十分重要。课改背景之下劳动教育与实践活动他们二者互相结合能够让教育更加有优势,通过劳动教育把实践活动真正落实。在授课中教师把他们之间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整个授课的方案设计,活动的实施和授课之后的评价做到保持一致,让他们之间的过渡十分自然。教师在课前准备时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要只局限于老师讲学生听的固有理论,而是通过让学生整体发展作为教学目标,把实践活动设计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劳动教育中蒙牛获得的知识,赢得的技能等等制定劳动教育的目标。
结束语:通过综合实践进行劳动教育让劳动教育不再单一,提高教育的综合性。劳动知识并不需要死记硬背,但是只通过课本学习完全无用,需要动手动脑才能领会到课堂上的内容,老师讲学生听同时也毫无价值,只有大胆学习创新,才能够让劳动课更加具有存在的意义。劳动教育不用留作业,不用进行书本,也不用应试考试,所以在教育实践中,老师们突破学生时也要做到自我突破,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教育的价值,让孩子们的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丽.综合实践活动视阈中的劳动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14(06):143-144.
[2]乐素芬.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的劳动与技术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7(08):45-47.
[3]夏小刚.融合劳动教育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No.319(19):69-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