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智俊
浙江省遂昌县教育研究室 浙江遂昌 323300
摘要:目前,国家改革教育方针,落实提高对小学教育的要求,以学生作为主体,基于小学科学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从创设情境,以项目化开展学习的基础,将教材作为切入点,为打造良好的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为此,本文简要分析小学科学中如何实现项目化开展学习,并也进一步实现新课改教学需求,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科学;项目化学习;开展
前言
项目化学习是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主要体现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通过团队合作帮助学生培养核心素养。它主要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逻辑真实性、合作交流性。通过创设项目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兴趣,从而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项目化学习的内涵,为学生搭建一个相对自由地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因此,以新课程改革实施为基础的项目学习在我国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一、项目化学习的定义
项目的学习也称为“基于项目的学习”。它旨在创建现实,有意义和具有挑战性的项目方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项目活动,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来解决项目中各种独特且相互关联的任务,并最终形成一幅图画或一系列作品。将主题知识,概念和原则整合到项目任务中,学习者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就是学习者体验和感知主题知识,概念和原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已经形成了对学科知识,概念和原理的个性化理解,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并发展了自己的先进思维能力。注意跨学科内容的整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常是跨学科的,涉及知识和技能的许多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来理解和分析,仅凭一个学科知识就无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它以“团队”为基本组织形式,强调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参与项目活动的所有人员之间的合作,形成“学习社区”。在“学习社区”中,成员们可以紧密合作,每个成员分享自己的思考成果,充分交流和互动。学习有一定的社会效益,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接触广大的社区。学生的作品,例如学习过程中需要的文件,学生的实际作品等,可以与老师,家长和学校团体进行交流和共享。
二、小学教育开展项目化学习的重要性
由于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础。为了提高整体教育质量,我们必须从基础教育入手。从科学发展过程的角度来看,小学阶段是身体和知识成长的最重要阶段,也是最繁荣的阶段。小学生好奇,好奇,思维敏捷。因此,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方便学生超越思维。
而“项目教学法”最突出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导向,学生为主体”。它改变了以往“教师说,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开创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每个人都参与的创造性活动和实践活动。重点不在于最终结果,而在于完成项目的过程。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了解并掌握课程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和乐趣,并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法。以课堂活动设计教学为例,学生可以通过某些项目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以完成课堂设计和过程。还可以进一步组织具有不同特征的学生,以鼓励他们参加项目教学小组,并通过实际操作来培训他们在实际学习中的协调与合作。
在小学阶段,学生不仅应该学习知识并发展他们的智力,而且还应该在基于项目的学习中接受严格的培训,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应该严格要求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项目化学习合作,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我们在小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就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甚至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三、小学科学开展项目化学习的策略
1.创设情境,营造项目化学习氛围
如何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全身心投入科学探索当中,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并结合一些教学元素,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化学习。这不仅是为学生在学习中,拉近与实际生活,了解生活中的事物,体会事物的情感渲染。例如,将一些比较枯燥无味的课堂活动,以项目分解的方式,导入课堂环节,让学生明确科学内涵,进而提升思维拓展。
例如,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小学科学中《认识星座》这部分,教师可以让尝试根据星座的特征观察认识星座,并用图画的方式进行记录。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吗?”教师可以通过介绍牛郎织女的故事,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情感,并通过制作一些星空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了解星座都有什么特点和明显标志。也可以在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试图对故事的探索,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中,便于观察星空,有助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天文方面的兴趣,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激发学生向宇宙中拓展思维,发挥自身想象力,了解每一个星空的独特魅力,深化科学情感,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的意识。
2.创设情境促进知识融合
小学科学学科虽不是中考或者高考重点考察范畴,但同样是促进学生各科课程的核心。只有科学素养的拓展,发散学生的理性思维,才有助于学生连接各科学课理解现有的教学材料。通过项目化学习方式,学生也可以在其它学科课程中发挥重要的优势。例如,在六年级下册中《保护生物多样性》这节内容时,学生通过书刊、互联网、图片、视频中对动物的了解,其中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大熊猫、金丝猴等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明确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过学生组织小组交流探讨,讨论为什么需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可以让学生分组查阅资料,写下项目内容,项目目标以及通过动手实际绘画并制作出关于本节课题的宣传海报,以便于学生巩固本科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对保护地球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及地球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威胁。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共同协作、共同参与、共同设计、共同制作的综合项目化学习能力。
3.优化教学评价,提高项目化学习成效
项目化学习的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的学科知识,突破传统教科书的局限,拓展学科思维,将实际的课堂教学设计转化为有效的效果。例如,针对小学生近视的问题,教师需要建立教学框架,强调近视的危害,培养学生预防视力的习惯,互相监督,减少使用手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眼睛预防近视的设计及应用的宣传图,预设教学实施过程,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眼保健操,提倡学生早睡早起,带动学生的主动性。通过一系列的课堂环节,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提高学生科学规范用眼,合理保护他们的视力,这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全面得以提升。
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我国正在不断地从传统的教学形势向创新转变,落后的教学方法正在努力满足人才的需求。目前,通过一些基础课程,让学生接触项目化学习,打破常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明确新课改的核心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科学的角度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学科核心要素,解决实际学习问题,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新中,李琼. 基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项目化学习实践[J]. 基础教育研究,2020(06):33-34.
[2]洪少平. STEM理念下小学科学的项目式学习设计[J]. 家长,2020(26):91-92.
[3]罗先荣. 基于小学科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整合的研究[J]. 智力,2020(14):150-151.
[4]付军玲. 以项目化学习为导向,优化主题单元教学[J]. 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11):105-106.
作者简介:蓝智俊,1973年11月,男,畲族,籍贯浙江遂昌,本科,高级教师,小学科学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