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彩霞
重庆市酉阳第一中学校
摘要:高中化学是一门深入自然,探索自然,研究大自然中各种物质的性质并探究如何将其应用到人类日常生产活动中的学科。高中化学知识点众多,知识覆盖层面广,很多知识点都有共通之处,却又不完全相同。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记忆的过程中容易将不同的知识点搞混、搞乱,难以提高自己的化学成绩。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高中化学中易混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易混知识点;教学方法
引言
化学学习过程中涉及知识十分复杂并且繁琐,其中包括一些理论的概念繁多并且深奥,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包含的抽象知识也较为复杂,如果教师没有采用相应简单的教学方式,因此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学生就很难真正得到明确的理解。以及在一些相似的化学变化学习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这样影响了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率,而且化学的学习需要学生进行相应动手操作,并且开动自己的脑筋进行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课堂进行教学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且结合当前先进的教学方法,设计改革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化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细致的学习,从而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化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化学水平。对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探究改革,能够对相应的化学知识点进行归类分析,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从而掌握相应的化学能力,完成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教学知识。
一、常见的易混知识点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于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相较于其他物质诸如有机物、混合物来说结构比较简单,因此不少单质的性质都具有一定的共通性。比如说碳单质和硅单质都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氮气也可以和氧气反应。这些单质的性质看上去是相似的,实则细细划分来看却又大不相同。因为碳单质在和氧气反应的过程中需要点燃,在氧气量不足的情况下生成的是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人体吸入过多轻者头晕、肌无力,重者甚至会死亡;而在氧气量比较多的条件下生成的则是二氧化碳,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是空气的组分之一。硅单质在和氧气反应时的条件是加热,而且只能生成二氧化硅,是水泥的原材料。而氮单质要想和氧气反应,需要更加严格的条件———催化剂及高温高压,并且生成的物质并非是氧化物,而是氨气,一种工业常用气体。
二、高中化学中易混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分析
(一)采用图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合理归纳相应的知识点
针对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容易混淆的知识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广泛搜罗各种教学方法,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的方法布置。比如图像教学方法在化学课堂中的使用,当前已经获得了相应的成效,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图像教学方法合理的使用,集中带领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深入探究,能够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有效的提升。图像教学方法能够更加直观形象的帮助学生进行相应知识点的深入探究,并且也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化学知识,教师在进行容易混淆知识点的教学时,采用图像教学的方法更好地分析这些知识点的共同点以及不同点,从而让学生合理梳理其中的知识。
(二)注意总结物质间的异同
在听完了化学课后,很多学生会对刚刚听过的知识产生混淆,从而直接推翻老师引导其一步步建立起来的理解,彻底陷入迷茫中。
为了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需要在课堂知识讲解完毕后,再对刚学习的物质进行总结归纳,比较其异同。例如,在学完有机物的结构后,很多学生对于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的概念傻傻分不清。教师这时候就需要对其讲解:二者的侧重点不同,一个是结构不同分子式相同,另一个则是分子式不同同而结构相似,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恍然大悟。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技术被广泛运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师生接触到更丰富的资源,扩充了化学课堂教学的容量,可以把教学内容通过声音、图片或动画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化学学习活动,强化学生对有关化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多媒体还可以弥补化学实验不足,可以帮助突破教学的难点.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都存在一些难点问题,尤其是高难度的实验以及一些微观的原子分子等方面的内容,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想象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这些内容,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很难突破这些难点问题的。而恰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通过视频观看整个实验过程,运用动画或图片的形式制作相应的模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化学知识,促进学生化学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的不断提高。
(四)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降低知识理解难度
化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照本宣科的讲解不但会打消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难度。为此,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使抽象的化学知识以更为直观、形象的形式呈现出来。其中多媒体是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其直观、生动、容量大、可重复性好等特点,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以及质量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对于一些抽象的、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知识,用多媒体的形式更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一些没有条件开展的化学实验、危险性实验等,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实验展示,以此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信任度。而一些耗时较长的实验,教师可以事先制作好实验视频,让学生在课前利用闲暇时间去观看,这样既能够起到预习的目的,也能够极大缩短教学时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此外,多媒体直观教学还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有助于学生更直观、清晰地观察化学实验操作细节、实验现象等。
(五)采用思维导图的心情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
带领学生在课堂进行知识的学习,关键不在于学生能够掌握多少知识,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养成一定的思维方式,并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学习能力的锻炼。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能够构建相应的思维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得到有效地提升。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使用文字以及图形相互结合的新型教学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将已经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分类,并且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对相应的学习知识有清晰的理解以及深刻的记忆,从而养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以及相应的思维能力。
结束语
化学学科由于其探索物质性质的本质导致其知识点必然会有所交叉折叠.这一点对于初学者来说通常是个难点.针对这个问题,如何合理有效地引导学生从知识盲区中走出,不再对知识点产生混淆,是每一个化学教师都应该审慎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每一位化学教师应主动承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定龙.高中化学中易混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分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0(20):83-84.
[2]李晓军.高中化学中易混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分析[J].学周刊,2020(08):35-36.
[3]曾希富.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易混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分析[J].试题与研究,2019(22):33.
[4]李强.高中化学中易混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分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08):33-34.
[5]陈加明.高中化学中易混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