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云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棉洋镇第一小学 514441
摘要: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无穷”。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已是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主题。因此,在教学中重点要把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把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法指导;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已是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主题。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今天的学习,还要培养他终身的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在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以后,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和更高的生命层次上积极主动地发展。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中重点要把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把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
一、首先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方法
1.预习的方法。不同年级不同教学内容有不同的预习方法。低年级语文预习要学会查字典,解决音形义等问题。中高年级在新教材讲读之前,阅读有关资料,将要讲到的内容先自读2-3遍,从中找出不懂的难点和不甚懂的疑点,带着这些难点和疑点,在上课时予以解决。
2.听课的方法。指导学生沿着教师教学思路,积极参与 。听课不仅听教师,还要听同学对问题的各种建议、看法,并敢于提问“为什么”。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惊喜的发现,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是,我们却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
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未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的举起了手,大声嚷嚷:“老师,我来,我来……”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的叹气起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旁若无人的干着自己的事……凡此种种,不由得让人深思。因此,在教学中要明确目标,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并在教学中仔细观察,及时对认真听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加以强化,而对于不认真倾听的学生及时给与纠正,必要时还给与适当的惩罚。这样,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习也主动了。
3.练习的方法。除普通的 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外,应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新知识解答,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得出的结果,都应做到理解、 掌握。
4.认真检查的方法。不少同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完作业自己认真检查一遍。但现在很多孩子的作业不是自己检查的,而是家长检查的。有时作业没得优,孩子还会埋怨父母。所以我认为父母检查作业会养成孩子依赖的坏习惯。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会认真检查的方法。
5.复习的方法。分课后复习,单元复习,学期、学年复习。
各种复习应以教材为重点,对照笔记,检查 作业,分析重点、难点,打破教材顺序,运用对比方法找出知识异同。
6.考试的方法。考试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解题要从易到难等方法的指导。
二、教会学生合作学习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除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反复读书,独立思考解决外,也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合作学习。建立以学生自学和合作学习为基础的师生交互的教学模式。
如《狐狸和乌鸦》一课。我在总结课文时提出“读了这一课,你们是喜欢狐狸还是乌鸦?”有的说喜欢狐狸,有的说喜欢乌鸦。双方各持己见,争持不下,且各有各的道理。这时,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尽管最后仍未达成共识,但都有了自己独立的见解。有的说:“狐狸真狡猾,骗走了乌鸦嘴里的那块肉。也怪乌鸦喜欢听好话,才上了狐狸的当。”有的说:“狐狸真聪明,很会动脑筋。”不管怎么样,在议论纷纷中,学生又一次深入地读了课文,体会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过程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读书思考,都有了一定的收获。
三、教会学生质疑问难
古人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才方是长进。学贵质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在语文课堂教堂中,就必须让学生质疑。培养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教给学生问的方法,教师可根据课文的不同,因文而宜,如对课题质疑,对文中人物言行质疑……提供给学生质疑的途径。其次,要保护学生的问.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人的潜能达到最大的发挥。学生在自主阅读课堂里,其智力和非智力的创造都处于最活跃状态,但由于受年龄和知识的限制,他们常提出些奇怪的问题。教师应保护学生的质疑积极性,把他们的天真好奇诱导到科学轨道上来,让他们不但敢问而且善问。
质疑伴随课堂教堂的始终,自悟也应贯穿课堂的整个过程,因为成功的体验所产生的内驱力是继续学习的强大动力。课堂教堂中,教师要抓住契机,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会释疑解难。
如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我先让学生读题,问“同学们看到课题后,你有什么想法或想提出什么问题吗?”通过发散思维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再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地方,进行交流释疑,整体了解课文内容。问“你读懂了什么?”最后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讨论。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文中的猫头鹰、老鹰、麻雀学习不耐心,学不到真本领。只有小燕子耐心学习,才学到真本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时时把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应放手让学生自行解决。多方位地给学生学习的自由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因此课堂教学中,始终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自主合作中去张扬个性,我们的课堂必将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 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温儒敏.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