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成都市金牛外国语学校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小学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无论是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抑或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向学生讲授课本中的知识之外,还应当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因为只有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爱上语文,学好语文,进而才能为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及其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将目光投向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落实新的教学方法,改变旧的传统模式,利用多种方法和途径重新构建语文课堂结构,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并真正学有所得。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与经验,从巧妙设疑、教学手段的创新以及比赛竞争的开展三个角度着手,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问题谈些看法,以供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问题;创新手段;比赛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受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单一,极大地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便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不利于提升教学实效。针对这一现象,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摆脱旧的思想观念,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摆在教育教学的突出位置,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二来能够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有效地改善教与学,进而有助于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巧妙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问题是关键。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把握好课堂导入这三五分钟,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巧妙设疑,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探求新知的心理倾向。
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我先是让学生聆听了歌颂母爱的歌曲。在耳熟能详的歌曲声中,学生的注意力被迅速集中到了课堂中来。
之后,我向学生问道:“同学们,你们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平时对你好不好?她会为你做什么?”在学生互相交流过后,我继续问道:“我们都幸福快乐地在妈妈身边成长,可是呀,老师有一个好朋友找不到妈妈了,我们一起去帮他找妈妈好不好?”如此,通过在导入环节结合课题巧妙设疑,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力地推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前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一个热点。若能将二者有机整合,可以彻底改变传统课堂的沉闷氛围,实现由“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的转变。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因时而变,积极探索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路径,将枯燥的课本内容转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直观形式,以便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日月潭》一文之前,我先是对学情进行了充分了解:受认知和经验的限制,学生很难在阅读中将语言内化为自己的所思所感。特别是当面对一些形象性较强的文章时,学生很难透过文字对其进行直观想象。于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优化语文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我先是让学生互相之间交流分享了各自在课前搜集的关于日月潭的图文资料,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我运用多媒体展现了日月潭在清晨、中午和雨后的美景。在直观情境的熏陶下,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赋予了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形象感知了日月潭的美丽。
三、通过比赛竞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自尊心和好胜心极为强烈,且内心十分渴望被关注、被认同。心理学研究表明:比赛竞争能够激发学生的斗志,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若能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比赛竞争,不仅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活跃、主动、积极的状态之中。
例如,在结束一个单元的学习后,我组织举办了“赛诗会”,将全班学生分为了两大组,由学生为自己的队伍命名。在比赛开始后,课堂气氛瞬间活跃了起来,此时我便在旁边“煽风点火”,当出现好诗、好词时,我予以及时的鼓励,当学生思维受限时,我予以适当的提示。此外,我还经常性地举办生字听写比赛,这比传统的纸笔测验更具趣味性和竞争性,学生的参与度自然更加高涨,学习效果和效率自然也会更高。如此,通过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开展比赛竞争,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好胜心,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有助于学生不断突破和超越自我。
总而言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驱使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根本动力。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判断、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一大重要标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积极创新教学的方式和方法,综合运用多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能动性,进而全面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萍.如何激发小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兴趣与活力[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5):116-117.
[2]王美红.刍议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J].才智,2017(2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