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露萍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小学
摘要: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有责任使优秀的古诗词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目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率,对此教师需要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地教学策略,改善目前的古诗词教育状况。
关键字: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教学问题 教学策略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文学元素和美学元素,具有极高的文学和艺术价值。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而选择的传承千年的经典,通过学习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古诗词的年代距今久远,所以小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有限,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则可能会影响学生对古诗词的内涵和思想的理解。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必须要重视古诗词教学,并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古诗词兴趣,提高学生赏析古诗词的能力。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死记硬背,缺乏审美体验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考试中正确地默写古诗词,教师总是按照课本上的要求,让学生“朗诵并背诵整首古诗。”这一要求本来没有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背诵必须要建立在理解之上,只有充分地理解古诗词,才能真正地体会古诗词的内涵和传达的精神,体现古诗词教学的价值。但是,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体会,只是一味地检查学生的背诵效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古诗词教学的初衷,也会使学生对古诗词学习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
2.授课方法枯燥,学生兴趣低下
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影响。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取的依然是传统的板书加语言讲解模式,在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时,通常采用逐字翻译的方式,这样的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且营造的教学氛围比较沉闷,不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同时,这样做还会使古诗词教学变得乏味而枯燥,在很大程度上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1.重视古诗背景学习
古诗词的写作时代距今已有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由于古代政治制度、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以及社会风俗与现在有很大的差异,所以生活在现代背景下的小学生在理解古诗词时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教师可以从时代背景入手,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对古诗词的背景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在了解作者生平经历和写作大背景的基础上,体会古诗词的内容并解读古诗词蕴含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时,教师可以从题目入手,告知学生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法,本诗代表的是在己亥年所写。接着,在幻灯片上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学生讲述该诗的写作背景:己亥年是1839年,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施以暴政,导致国家内忧外患,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在这种背景下,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改良主义先驱者龚自珍写下了这首诗。通过对古诗背景的学习,有助于将学生带到鸦片战争前清朝的腐败环境当中,对于学生体会作者希望打破陈旧的思想观念以及死板的八股科举考试制度来选拔人才的愿望有积极地作用。
2.加强吟咏诵读教学
古人十分讲究音律、音调和韵味的和谐,这一点在古诗词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为了节约教学时间,教师往往只让学生齐读一遍便开始接下来的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古诗词声律之美的感受,从而降低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体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大都押韵规律、郎朗上口,教师重视对学生的吟诵指导,有助于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句读、修辞和格律,也有助于学生体会古诗词所传达的意境和情感。
例如: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音频,让学生进行模仿。然后再通过示范讲解的方式,强调古诗词的节奏、语调、重音等,并告知学生哪个字音比较难读和容易读错,对学生进行详细的指导。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通过多元诵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以读悟情。古诗词诵读的方式有很多,其中包括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叠读、情境读等等,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进度和学生表现进行合理选择,通过引导学生诵读,加强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把握,并帮助学生体会古诗词蕴含的意境和情感。
3.创设情境感受意境
古诗词不仅语言充满特色,所营造的意境也十分逼真、优美。传统的讲授法比较直接、生硬,在营造古诗意境上欠缺优势。而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能够引起学生情绪变化,刺激学生感官系统,并促进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在古诗词教学时,创设与古诗词相符的情境,能够使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相融合,还有助于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想象或联想中获得深刻地情感体验。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展现古诗词描述的内容,将语言符号巧妙地转化为生动具体的意象,增加学生的意境感受。
例如:在学习刘禹锡的《浪淘沙》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以视频或图片的方式展示古诗中对“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画面描写,由此引发学生联想生活中似“九曲黄河万里沙”的人们,赞扬他们敢于冲锋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后一句“如今直到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与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教师可以在讲授典故的基础上,使学生想象诗人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的画面,这有助于学生体会诗人的豪迈气概,感受古诗词的磅礴壮阔之美。
4.教师引导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法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其符合新课改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用自主探究法,在引导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并与教师产生良好地互动交流,对于培养学生的古诗词赏析能力和学习能力有重要的帮助。
例如:在学习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情将学生科学地分成多个四人小组,然后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结合问题进行古诗词学习。1.请简要介绍古诗作者苏轼。2.这首诗描写了西湖在哪些天气状态下的景象,请说出诗人是怎样描写的。3.在描写西湖的雨天和晴天的景色之后,西湖的美景又使作者联想到了什么?4.读完全诗,你认为诗人对西湖存在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5.请用一句话概括,你读完此诗的感受。在大部分小组完成问题探讨后,教师再安排每个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其他小组可以及时地进行补充和更正,这有助于激发小组之间的思维交流。最后,教师可针对学生存在的共同问题进行详细教学,加深学生对古诗的记忆和理解。如果在教师讲解后,学生依然对古诗词存在疑问,可在课下单独询问教师。这样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应勇于面对当前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创新,通过有效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提高古诗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慧. 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北方经贸,2010(12):193-194.
[2]蒋小荣.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赤子(上中旬),2015(09):238.
[3]林英.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经贸实践,2015(13):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