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整合技巧的探索运用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9期   作者:   李翔
[导读] 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多媒体教学模式具有交互性强、更加直观、便于操作等优势
 
        李翔
        安徽省亳州学院实验小学
        摘要: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多媒体教学模式具有交互性强、更加直观、便于操作等优势,如今我国大部分小学课堂已经开始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本文将结合多媒体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讨论导入课前资源、创设阅读情境、解析思维导图等整合技巧,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做出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技巧
        引言: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而语文阅读是小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课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学生丰富知识面,加强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学习到很多教材之外的语法、句式和生僻字,对个人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高均可以起到重要帮助,推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多媒体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随着我国现代化技术的不断成熟,大数据、互联网、微课、慕课等多媒体教学工具逐渐在课堂上发挥出了更多的作用,不仅给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也更深层次的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可以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提供更多信息化的支持,例如:可用动画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课本中的内容,方便学生理解阅读文本,为课堂注入更多活性。小学生普遍年龄在6-12岁,正处于好奇心重、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活泼好动的时期,因此使用多媒体来整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可以为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趣味性,以更加灵活、直观、有趣的阅读内容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实现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目标。
        二、多媒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整合技巧
        (一)导入课前资源
        课堂导入的效果可以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率,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做好课前导入工作可以迅速带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提高注意力,从而加强整节课的教学质量。课前导入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也代表课前导入所用到的教学资源要与前后两堂课都有联系,而多媒体的呈现方式有很多,包含了照片、视频、文字、动画等等,将这种多元化的形式与课前导入环节联系起来,可以提高教学资源的整合效果,同时打开课堂局面,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例如:教师可以按照本堂课所要讲解的阅读文本以及教学主题来筛选一些与内容相关的故事或音乐,然后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在故事或音乐的带领下,自觉地进入阅读文本中,教师也能自然而然的引出新课,学生在课前导入的带领下,学习兴趣也被激发出来,更能配合教师去学习新课,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1]。


        (二)创设阅读情境
        小学生的心智仍比较稚嫩,其学习观、价值观、世界观也正处于形成阶段,对于刻板、枯燥的教学模式缺少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时,仅仅是让学生按部就班的阅读教材,学生很容易感到厌烦,更甚者会降低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而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阅读情境,可以帮助教师整合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结合文本内容创造一些符合学生心理预期的阅读情境,使其更加快速的进入到阅读状态。例如:学习《沙滩上的童话》一课时,教师可以使用影音设备播放海浪的声音,并在大屏幕上投影出海边的视频,为学生创设出于文章相似的情况,这样学生能够更好的进入课堂,身临其境的去阅读文本,在情境的烘托下,也能得到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三)解析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特点就是图文并重,将多媒体工具与思维导图结合起来,可以让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变得更加明晰,阅读文本所阐述的中心思想也更容易被梳理清楚。很多学生拿到一篇文章后,虽然能读懂字面意思,但是想要真正理解文章结构和思想含义却比较吃力。而思维导图可以将文本拆分成多个板块,学生顺着导图的思路反复阅读,能够较快的理解,经过多次的锻炼,就很容易知道在哪些地方应详读、哪些地方应该略读。
        (四)拓展阅读知识面
        语文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存在于课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除了可以提高语文成绩以外,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思维意识,调动自主学习意愿。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阅读知识面比较窄,很难接触到除了教材以外的其他阅读素材。而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的改善这一问题,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载体,筛选海量的阅读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资源优势,来帮助学生拓展其阅读知识面,例如:在学习完《牛郎织女》一课后,很多学生对此类的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十分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其播放相似的神话故事《柳毅传书》、《孟美女》等等,充分利用起学生课上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与语文课堂之间养成更好的粘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时间,使用多媒体设备自行查找一些与课堂所学内容有关的阅读材料,定时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在课后也能养成勤于阅读的好习惯[2]。
        结论:综上所述,阅读能力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使用多媒体工作可以有效整合语文阅读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愉快的学习环境。作为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多媒体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手段,顺应新时期教育行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孔祥云.探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115.
        [2]黄河,沈婕.随文练笔:统编版教材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评论,2020(09):40-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