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9期   作者:陈永才
[导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陈永才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小学653405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良好的数学问题意识可以使小学生很简单地发现各种条件与目的之间所有需要解决的矛盾,利用自己所已知的条件来获得最后的答案,不断地提出问题并且去解决这个问题,最终从实践中获取新知。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策略;高效课堂
        所有的发现都无不来自于提问。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来说,这也是同样的,学生们在这个阶段中学习思维和行为习惯都是从自己发现问题的时候开始,在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有所进步。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引导和激励学生,培养其问题意识。但是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老师只关心于问题的解决和实际性的教学,而忽略了对于发现问题意识的训练,使得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有所下降,而这并不利于小学生的整体成长。
        一、营造出学生敢于提出质疑的课堂气氛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小学阶段低年级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有疑问或者没有太通透的理解的时候,会直接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对老师进行提问,期待老师的耐心回答和观点。但是顺着年龄不断增长,高年级的学生遇到了问题反而不如小学生那般直抒胸臆,他们往往不愿意或者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宁肯自己带着一肚子疑问慢慢研究也不在课堂中寻求教师的帮助,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一部分都受到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在以往的教学理念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学生的学是被动的追随着教师的教,久而久之会使教师产生一种威严性,与学生产生距离从而使学生不敢在课堂中提出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课堂中营造一种轻松平等的学习气氛,放下教师的威仪多多与学生交流,与学生交朋友消除学生心中的紧张感,并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堂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很问题,以便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二、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
        数学的灵感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教师一定要做到善于观察和捕捉每个学生的真实生活,在每个学生所熟悉的真实生活中为他们创设一个解决问题的情境,让我们的数学真正地走进了学生的生活,让我们的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亲眼见到了数学,接触了数学,激发了我们的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和科研探索欲望。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对于课堂的把握太过严格,没有给予学生一个思考问题的机会和表示自己观点的机会,更没有足够的时间用心去研究这个问题并找出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中我们给予了学生一个思考与交流的平台,让我们的学生在思维过程中也能够想方设法地思考出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完全接受老师所讲解和传授的知识,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提升都将具备非常重要的帮助。
        三、学生的提问能否得到正确的评价
        我国小学生非常在意父母、家长和老师对于自己的评估与看法,这个时候就是他们透过别人来了解自己、认知自己的一个过程。如果一个学生在每次课堂上的一些提问都得不到老师的充分理解和正确的评价,很容易导致使他们的自尊心严重地受到损失,甚至会产生一种自卑的心理,对于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也就会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当更加注重对每一个学生的质量进行及时,客观,合理地进行正确的评价,激发每一个小学生的质疑提问意识,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够敢问就去说,在课堂上更加充满了自信。
        比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学生们所提出的问题有可能是没有太大用处或者讨论价值的问题,有时甚至完全是无关于课程内容的,但是老师一定要更加注重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主提问意识,对他们勇于自主提问的胆量和勇气给予肯定,保护学生自主提问的积极性,使得学生逐渐具备了发现问题、提出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减少无意义提问
        这个问题的所有提出都很值得我们加以保护,但是一个具有意义的提问却没有可能真正地带给我们的学生一个正确的理解和学习方法思路,如果所有的提问都只是一些浅显的毫无意义的问题,那么它们也就不会真正地起到任何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中期,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的提问内容和深度,引导他们学会了提问,学会了发现解决问题的道理和本质,从而增强了学生逻辑思考的深度和广度。由表及里地深入进行综合教学,有利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综合知识和能力素养提升学生的数学问题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深刻地认识和看到我们的学生对于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探究非常依靠这种问题的意识,学生只有头脑中真正充满了这个问题,才会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保持着专心致志,数学知识也才会能够吸引他们一起走向这个问题得以解决的彼岸。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被抑制,造成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略感厌烦。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思维方式具有形象化的特点,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符号对于他们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如果不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下降。因此,只有学生具备问题意识,才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王红艳.浅谈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教学[J].知识窗(教师版),2018(12):16-17.
        [2]李金朝.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12):3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