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桂英
拜泉县育英小学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市 164700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很多教学老师都明白这个道理,却并不知道具体应该如何通过兴趣的方式展开教学,从而降低了兴趣教学的最终效果和价值。兴趣并不完全来源于学生的天性,也可以经过后天的培养。本文即是从趣味导入、多媒体教学以及身份转化教学三个角度出发,对兴趣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兴趣教学;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小学数学知识教学模式已不再满足当今时代教学发展的需要,注重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逐渐深入人心。我们知道,兴趣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致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所以教学老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知识教学时,其就要注重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并引导学生在兴趣的牵引下展开数学知识的自主性学习,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兴趣教育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研究,认为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趣味导入
所谓趣味导入,指的是教学老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知识教学时,教学老师可以从趣味化的角度入手开展教学,如此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的数学知识学习效果,而且还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致,进而为学生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但是在进行趣味导入教学时,教学老师需要提前做好课前设计,以将知识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进行融合,从而真正发挥出趣味教学的真实效果。
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一课时,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咨询学生:“同学们,你们都会读时间吗?”学生:“会。”/“不会。”老师:“有的学生会,有的学生不会,现在同学们请看一下黑板上方的钟表,谁知道现在是几点钟了?”学生:“9点2分。”/“是9点10分。”老师:“同学们的意见看来并不统一,究竟谁对谁错老师不做具体说明。但是老师问一问大家,你们看到表里面一共有几根指针?”学生:“三根指针。”老师:“三根指针分别代表什么?”学生:“最短的是时针,稍微长一点的是分针,最长的是秒针。”老师:“时针、分针和秒针之间分别是怎么样的关系,有谁知道?”学生:“秒针转一圈,分针走一小格,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老师:“是的,那么时针一共又多少格组成,分针又有多少格组成?”学生:“时针由12格组成,分针由60格组成。
”老师:“那么现在同学们想一想,刚才的时间应该是9点零2分还是9点10分呢?”学生:“9点10分。”
二、多媒体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与数学教学之间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在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下,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就会变得更加高效。因为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将很多生活中的场景进行课堂演绎,如此通过生活化的角度进行教学,最是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咨询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角吗?”学生:“角就是物体的一角。”此时,教学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很多生活中的角,以引导学生学习和认识。在学生对于角有所简单认识之后,教学老师便可以通过角的转化,即通过多媒体将生活中的角进行平面化的转化,从而深化学生对于角的学习和理解。接下来,教学老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所能够想到的角进行绘制。然后,教学老师再将学生们的所画的角进行投影,让学生进行观察,并且引导学生对于角进行分类。此时,教学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将不同类型的角进行整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学习,从而认识到不同角之间的差异。最后,教学老师再通过将角进行动态化的演示,加深学生对于角的认识。比如,教学老师可以将两条线段完全重叠,然后固定一端,将其中的一条线段开始围绕着两条线段的交点进行旋转,从而分别呈现出不同类型的角,以方便学生对角的学习与认识。
三、身份转化教学
身份转化教学,是一种通过教学老师和学生进行身份互换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式。教学老师通常都是通过正向知识传输的方式开展教学,但是这对于提高学生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并无太大助益。对此,教学老师就要从身份转化的角度入手,让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开展数学知识教学,如此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的数学知识学习效果,而且还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二)”一课时,教学老师就可以通过身份转化的方式开展教学。首先,教学老师可以明确告诉学生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将由学生来讲,而自己则扮演学生角色坐在台下听。如此一来,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于这节课的重视,从而能够积极的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其次,教学老师还要引导学生重点预习数学知识的内容,对于学生们的课前预习做好指导。在学生的课前预习工作结束之后,教学老师即可邀请学生走上讲台开始讲课。无论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讲课,而且无论其知识讲解部分是否正确,教学老师都不要打断学生,因为能够走上讲台并进行知识讲解,这本身就值得鼓励。在学生完成数学知识教学之后,教学老师载对学生教学当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出,从而优化学生们的数学知识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兴趣教学工作的开展并不简单,教学老师需要在开展课前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其既要注重课前导入的趣味性,同时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而才能够在趣味教学的引导下深化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巧萍.兴趣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07):95-96.
[2]许明科.激发兴趣,活跃课堂——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新课程(中),2018(02):197.
[3]李调兰.激发兴趣,活跃课堂——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研究[J].新课程(中),2018(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