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亦婵
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仓颉中学 715600
摘要:随着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当代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维方式与之前时代相比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为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的学生学习需求,教育学者对数学教材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同理,新课改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教师也应当密切关注教材内容和社会动态,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拆分数学学习重难点,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弥补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兴趣不足,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
关键词:高一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一、引言
数学一直是高中学习的重点科目,通过系统的数学教学,能够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逻辑和思考方式,学生学习数学不仅可以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难题,还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数学成绩分值上也可以看出,这是一门能够拉开学生学习成绩差距的学科。多数学校重视数学教学,在课时安排上,数学一直有着很多的学习课时。尽管数学教学课时较多,但是教师只有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才能够让学生不虚此行,学习到真正有用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二、高一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不当,没有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规定的教学时长内,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进度,以确保学生能够学习到足够的数学知识,来面对应试教育下的考试。在如此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许多教师会忽略进修培训中学习的教学方法,选择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在学生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的情况下,数学教学已经展开,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没有自主想法。教师一味地追赶数学教学进度,而忽略了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很难得到落实。
(二)课堂学习氛围不足,没有调动学生积极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只能听到教师激昂高亢的讲课声音,却没有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反馈,正是学生没有跟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互动,致使课堂教学的学习氛围不足。教师需要明确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够引导学生跟随教学思路,对课堂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若在数学课堂上,只有教师一人的独角戏,那么这一次的数学教学明显是失败的。师生之间进行良性互动,不仅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教学环节的开展。
三、高一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一)合理设置教学情境,明确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正是因为合理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到教学内容,情境教学法才广泛被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要以学生学习兴趣和生活经历为依托,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思考,通过具体分析找到问题的答案。
例如,教师在进行“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的课堂教学时,可以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把数学集合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某一练习题中,“班级共有50名学生,其中有32人参加数学学习小组,有18人参加物理学习小组,同时参加数学和物理小组的人数为12人,试求数学和物理两个小组都不参加的有多少人?”以班级学生为例,以学生生活中的学习小组为题,用学生熟知的事物代替冰冷的数学字符,通过详细分析学习小组之间的集合关系,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产生共鸣,进而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课堂教学。
(二)引导学生动手画图,独立思考数学问题
数学概念理论知识较多,学生在事物想象方面有所欠缺,对此学生很难完全理解和掌握数学理论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数学问题,提升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这一单元时,学生初次接触向量的概念,若仅仅通过数学符号进行知识记忆,学生很难完全掌握向量知识,没有办法在大脑中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教师在进行向量概念的讲授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画图,根据自身对向量概念的理解,运用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逐步画出向量图,切身感受向量的大小和方向,为向量运算法则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教师想要打造鲜活有趣的数学课堂,必然离不开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学生每天对着数学教材进行日复一日的学习,难免会产生枯燥乏味的心理。虽然数学教学离不开课本教材,但是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形式新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和小组竞赛过程中,激发学习热情。
例如,学生在学习“立体几何初步”时,需要先学习立体几何的平面性质、空间位置关系、线面关系判定等一系列的知识理论。学生对于理论背诵可能存在反感心理,教师可以把概念背诵这一环节,设计成班级小组竞赛的活动,留给学生充足的课下准备时间,采用小组积分制度,通过对理论知识的抢答,选出优胜组,并颁发奖励,以此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重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结语
高中生在多数人眼中已经是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成熟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想法。无论学生提出的建议是否合理,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并且适时的加以引导,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而教师能做的则是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辅以适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根据班级学生学习状况,展开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落实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齐亚国. 关于高一阶段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 012(032):156.
[2]董理.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 新课程(下), 2017(12):174-174.
[3]陈荣辉.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 电子乐园, 2018(4):016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