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章海
重庆市黔江区民族小学校 409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小学基础教育,我国的教育环境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改善,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僵化的教学方式。伴随着这几年课改的推进,一线教师都在一边尝试课堂教学的新方法,一边总结着实践经验,成为了教育的实践者与研究者。古人劝诫后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种“躬行”在现代教学中就是各种练习了。练习包括课堂练习与家庭作业,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课堂练习只能以死板的形式完成,但笔者认为,家庭作业是复习巩固课上所学内容的重要途径,对于小学生而言课后也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家庭作业。那么,精彩的教学中怎样让家庭作业的布置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需求呢?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多角度发挥小学生的多元智力能力,遵循小学生好奇心强、学习能力旺盛的身心发展特点,进一步研究更优化的作业布置方式,让家庭作业更易被小学生接受,让家庭作业发挥其最大的效益,促进小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多样化
引言
传统的家庭作业经常是老师布置含有课堂知识点的习题,学生在纸面上完成作业。这样每天机械化地完成家庭作业,会让学生感觉家庭作业是一大负担,最后慢慢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写作业的热情。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上家庭作业呢?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笔者查阅大量参考文献,借鉴有关家庭作业布置研究的成果与经验,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通过集体备课等方式,总结出了低年级家庭作业的多元化设计。
1.情感型作业
现在的教育理念是减轻学生的课后学习负担,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说”的作业。例如:学生向家长汇报今天所学的内容,学生说得越详细越好,能力比较高的学生可以当家长的“老师”,把自己学习的内容教给家长,在家中呈现一个“小老师”的角色,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同时加强了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也回顾了课堂内容,符合新教学理念与要求。
2.基础型作业
教师为了辅助课堂教学每天都会设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第一时间能巩固所学知识。“做一做”基础型作业就是教师围绕所学知识安排部署的基础知识的练习,这种题型内容比较简单,题目量也有一定限度,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够独立完成,同时起到巩固基础知识的作用。
3.探究型作业
在日常作业中我们应该设置一些“想一想”这种富有弹性与挑战性的作业,让学生探究性作业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我们可以在家庭作业中布置一项:如何让计算变得更简单。
作业要求以最简单便捷的方式把题目的答案算出来。如果是按照传统的算法从左向右按顺序计算,计算会变得繁琐,比如第一个题,我们可以先算1+9=10,再算2+8 =10,最后算10+10=20,得出答案就是20。其他的题同理这样很快计算就变得简单了,甚至不需要动笔,此类作业可帮助学生建立寻找方法的乐趣和成就感,也练习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除了需要动手计算的题目,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自己原创或者改编题目。让学生改编题目需要调动学生的感知力与探索力,将出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会让学生有一种“当家作主”的归属感,能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
4.巩固型作业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化”教学,同时笔者认为家庭作业的设计是连接生活与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家庭作业是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为此在学习“图形”时,我们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动动你灵活的小眼睛,看看生活中有哪些常见图形呢?你能不能找出下面图形来?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完成。
根据授课环境的不同,教师也可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引导。例如在教室教授“图形”时,教师可圈定教室为一个小范围,让学生寻找教室里涵盖的图形,接着将范围扩大到整个学校,让学生思考整个学校有哪些形状,进而继续将范围扩大至整个社会生活环境,让学生寻找更多图形。最后让学生画表格进行分类汇总,找出不同范围内的相同图形与不同图形。这种家庭作业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分类总结能力,培养学生“整体”、“以小见大”的思维模式。
5.实践型作业
作业注重于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让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使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理解更深刻,对于操作探究型作业的设计,需要教师对于学生的能力具有较为详细的了解。例如在学习“时、分、秒”时,可以让学生课后计算自己从一楼爬到三楼的时间、烧开一壶1000ml的水的时间、煮熟一颗鸡蛋的时间、看一集电视剧的时间、听一首音乐的时间等,这些简单的任务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时间的概念。而任务的简单性、可行性不会使学生感到厌烦,同时按时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在学习数据统计和学习制作统计图表时,我们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统计邻居家的水费每个月为多少、自己家的水费每个月为多少,然后做成数据统计表,拿到班级统计小组中进行讨论——有些家庭水费偏多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在生活中如何做到节约用水?通过这类家庭作业的实践过程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在与邻居的沟通交流中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同时借助“水费”这一媒介可以增强学生的生活代入感,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实际中自觉地节约用水,自愿向周边的朋友、亲人宣传节水理念,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结语
通过以上各种丰富的途径布置小学生的家庭作业,褪去了传统作业的枯燥与单一。将现代网络技术、生活经历融合至家庭作业之中,既充实了小学生的课外生活,又巩固了在课堂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轻松学习,快乐玩耍”,达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成效。正如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般,多途径的家庭作业形式也存在一定缺陷。因此,教师在评价家庭作业时,不能过于重视作业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而要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积极性上。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情感态度的建立也需要教师投入一定的精力与时间进行深入与研究,以确保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焦成运.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多元化设计的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8(04):77-78.
[2]林上铭.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多元化的尝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6):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