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视域下的小学德育主题活动教育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9期   作者:魏蕾
[导读] 生命,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

        魏蕾
        深圳市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
        摘要:生命,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小学教育应该将生命教育课程融入到德育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学校忽视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德育主题活动融入生命教育时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学校要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分析,在遵循学生发展的前提下,将生命教育充分渗透到小学德育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生命教育;小学;德育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各级各类学校都开始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并将生命观引入到各科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对生命的意义产生一定的认识,并热爱生命。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实施教育的重要前提,同时保障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也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任务,所以学校必须提高对生命教育的重视,按照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用学生喜闻乐见、能接受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形成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帮助学生更加健康地发展。
        一、德育活动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
(一)以学生为本
        随着我国课程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提出,很多教师都认识到情感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机结合,为国家发展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因此,教师要对以往的德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以学生为本作为生命教育的价值取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兴趣进行生命教育的德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1]。在设计德育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掌握不同年纪中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的生命教育素材,用学生能接受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学会保护和尊重生命,在生活中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二)创建生命教育的校园文化
        学校在德育教学活动中选择渗透的生命教育时,难免会涉及到选择怎样的生命教育素材问题,因此,学习可以通过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地区特色,构建具有本校校园特色的生命教育课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良好的生命教育,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在创建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发展具有校园特色的生命教育活动,可以有效降低教师的德育教学压力。此外,学校要充分挖掘和生命教育有关的校园文化资源,并将其充分应用起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更能积极参与到生命教育活动的过程中。

例如,教师在组织生命教育主题活动时,可以将学校或班级中的植物角等作为小学生观察生命的地方,将教材中的抽象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参与到生命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对生命和死亡形成正确的理解。
(三)将社会现象作为延伸
        学校教育受到社会环境发展和变化的制约,学校培养人才方案会随着社会发展进行革新。因为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都是要走向社会的,因此,学校教育不只是为了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科学文化,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2]。生命教育贯穿人的一生,因此在小学德育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时需要结合当前社会中的现状和热点。在信息化的社会发展下,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都已经自主运用网络工具浏览新闻信息,网上存在的消息不全都是积极向上的,同样对小学生产生影响的不只是其所看到或听到的积极信息,小学中一些低年级的小学生还会模仿他所看到的一些不良行为和习惯,所以学习可以将将社会现状作为生命教育内容的延伸,为小学生列举出正确和错误的行为,使学生对这些行为形成正确的认知。在社会现象中,对学生展开全面的生命教育,使学生对生命形成系统的认知。
(四)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由于小学中不同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不同,多意在参与生命教育活动时所获得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探索生命,在探索的过程中对生命形成初步的认知,感到生命的珍贵,然后按照学生的已有经验进行分层教学,使生命教育变得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因此,教师在德育教学中要为学生创建积极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通过以往所学的知识或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德育活动中探索生命认知的新内容,同时学生也可以获得对生命更深的理解。学生在生命教育活动的实践体验中,通过自己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都可以将其作为开展生命教育的资源。因此,教师不光要在德育活动中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将发现问题与认知付诸行动。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德育活动中融入生命教育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家长为其树立尊重生命的榜样,使学生的成长环境更加有爱。在学校的主导下,结合多方面的教育资源,挖掘其他学科中存在的生命教育资源,在德育目标中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生命教育,使学生对生命形成正确的认知,引导学生学会保护和尊重生命,在今后的的生活中能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参考文献:
[1]曾燕玲.生命教育视角下的小学德育教育主题活动实践探究[C]//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2019.
[2]苗建,李晓恬.生命教育下学校"润养体验式"德育课程的实施——以山东省实验小学为例[J].现代教育,201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