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丽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罗雄镇第一中学
摘要:在许多教师的错误观念当中,教学就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在乎学生经过个性化的处理之后,对知识输出状况如何,并且有许多学生在死板的教学方式之下都成为了为考试分数而努力学习的机器并不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培养全方面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应当给初中数学教师以启示,对学生的教学要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教授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和技巧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只有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和探究才能够打足精神,不畏困难,在数学学习和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长远。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学能力;课前预习;积极发言;素质拓展
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成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基础知识教学固然重要,对学生的情感价值,导向和方法技巧的传授也同样重要。只有学生找到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明白了学习的原理是怎样的,才能够掌握规律,利用规律去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数学教师应当掌握课前预习,课上学习和课后复习这三大阶段,给学生启发,让学生在这三个阶段当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行思考和反思,从而来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本篇文章将针对初中数学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策略做讨论,希望本人的拙见能够起到好的作用。
一、引导学生课前预习
许多学生在应试教育下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习过程当中也是成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物。并没有主动积极的对新知识进行探索,甚至也没有对数学学科进行深入探究的兴趣,只是在教师的推动下,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之下,学生的学习成果固然不会得到很好的强化,在课前预习阶段,能够补助学生却掌握学科的框架和重点帮助学生理论学习的思路,构建较为科学完整的学科体系。只有掌握了这一阶段,才能够帮助学生在教学课堂上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进行学习。
例如,我在进行讲解“几何图形初步”这一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几种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并且让学生对长度的测量和认知有大致的概念,这种比较抽象的性质和概念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困难,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对这些内容进行理解和记忆,结合自己生活当中的一些经历来进行理解,所以在进行教学课堂之前,我就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对生活当中一些常见的物体进行观察,并且画出平面示意图和结构图,然后在课堂上将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沟通交流,许多学生对这种讨论式的教学方式非常欢迎,也有许多学生在课下积极搜集资料及其完整的完成了课前预习阶段的任务,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课堂上的时间是既宝贵而又短暂。如果学生不能够集中精力,全神贯注,那么课堂上的时间就转瞬即逝。有一些学生没有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就会觉得昏头转向,对教师的教学节奏把握不准确,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会出现偏差。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在课堂上组织一些具有趣味性的课堂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提高学生整体的课堂参与场合,获得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进行学习,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也可以得以构建。
例如,我在进行教授“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这一课时,主要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明白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判定的定理,在生活当中利用这一部分的知识来进行问题的解决。在实际的教学课堂当中,如果只是将这些性质和特点用口头传授给学生的话,那么学生只能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掌握这方面的知识。难免会感觉到枯燥无味,所以在进行这一部分的教学课堂当中,我采用了多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动态展示了平行四边形的变化规律这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和直观的来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变化规则,学生通过多媒体也满足了感官的多种需求吸引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
三、进行课外素质拓展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在进行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也应当让学生保持终身学习的正确观念,并且由于教材的编订需要较长的一个周期,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又非常的快,学生需要不断有新鲜的知识和新鲜的事物来进行吸引,才能够配合教师完成课堂任务。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适当地为学生提供素质拓展,为学生提供丰富而多样的课堂知识来丰富学生的学科构建,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学生能够体会到自身的进步和成长,从而激励学生更加努力的进行下一步的数学学习。
例如,我在进行讲解“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一课时,这一部分的知识就是教会学生反比例函数的各项数值与图像变化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图像来判断。数形结合当中数字的性质和特点,在准备这节课程的时候,我就教学生要懂得知识迁移,将学习过的知识前后的进行迁移和对比,来分析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进行具体的学习之后,为了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科学的学科体系,我还为学生讲解了高中函数知识,但是由于本节课有着密切联系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试探性的解决,学生在这样的问题启发下,都明白了学无止境,并且也明白了课本上的知识是有局限性的,只有学生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知识补充,才能够更加完整的构建学科体系。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学科能力发展做出一定的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规范,带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课堂上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并且在课下不断的练习,复习和巩固,提高学科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项雪珍.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效率的变式教学方法探微[J].华夏教师,2016(10)
[2]张仕安.创设情境,提高初中学效率[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