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玲
花口初级中学
摘要: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学科育人功能的发挥。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需要教师予以极大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将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从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优化教学评价机制、巧妙设置教学提问,这三个维度出发,系统地分析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教学活动,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引领学生探究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而不是教师掌握主导权,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的过程,这样只能造成教学的低效、无效,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所以,每个初中数学教师,都应直面问题,去推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创新,最终达到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一、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是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环境和状态,良好的教学氛围,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情绪,实现自觉主动地学习探究。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从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出发,彻底地摒弃过去,“以师为本”、“师道尊严”等落后思想的束缚和影响,肯定并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关心、爱护和尊重,主动与学生展开互动和交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宽松且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消除学生以往的消极心理,促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情绪,更加主动且全面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实现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展现和发挥。
例如,在教授《一次函数》时,以往的课堂模式下,学生们被动接受知识,教师只注重对知识的传输,忽视了学生们的学习体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会受到影响,对此,笔者转变传统教学理念。首先,笔者在课堂中,设置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在这段时间里,笔者会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问题,为学生们答疑解惑。另外,笔者还会在课堂中主动与学生们对话交流,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们的性格特点,同时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在与学生们对话的过程中,笔者会用亲切的话语与学生们交流,逐渐消除学生们内心的抵触情绪。这样,笔者通过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优化教学评价机制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和行为的直接反馈,客观有效的评价,是提升学生学习自信、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要素。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需,关注课堂中的评价环节,改革过去以成绩为单一标准的评价模式,构建更为科学、多元的评价机制。
具体来说,教师应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化的发展,作为评价的出发点,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元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最终结果,明确学生的努力与进步,指出学生的问题与不足,促使学生可以从评价中更客观地认识自己,受到鼓舞和激励,树立学习自信,实现个性的发展,也让数学教学的效果得到巩固和优化。
例如,在教授《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时,本节课程需要学生,经历几何符号使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会给予学生们这个时间。但是,经过笔者的观察,发现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会随着教学时间推移越来越低,对此,笔者优化了课堂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关注每一位学生,课上表现,针对课堂表现优异的学生,笔者会给予表扬,让学生们感受到被表扬的喜悦。笔者还会设置,课堂检测环节,通过这个环节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们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评价,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这样,笔者通过优化教学评价机制,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巧妙设置教学提问
提问,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教师用以巩固学生知识理解、记忆与掌握的手段,也是推进教学进程顺利、高效开展的重要动力。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应,提高对提问的关注度,转变灌输式的教学倾向,主动对语文教材课本进行研读,提炼并概括其中的重点、难点和要点知识,并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巧妙地设计出启发性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教学时机,来展开提问,以设置课堂悬念,实现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有效驱动学生思维的发散,触发其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对知识进行探索,从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效。
例如,在教授《分式的运算》时,本节课程的内容,是让学生们掌握分数的运算,这部分内容主要以计算为主,但单纯的计算会让学生们感到课堂的烦躁。对此,笔者设置了课堂提问环节,笔者先对本节课程简单介绍,熟悉课程知识,随后,笔者再从教材中提炼一些问题,计算(-ab)2/a2b的结果是多少?提出问题后,笔者给予学生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待学生们得出答案后,笔者再让学生们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这样,笔者通过问题教学,锻炼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总而言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最为基本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同时也是展现学科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助力新课改实施的重要支撑。作为合格且优秀的教师,我们必须要充分地认识到自身所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职责和使命,端正教学的态度、思想和观念,时刻关注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变化,直面传统教学的缺陷和不足,结合学科特性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来展开积极探索,让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优化教学评价机制、巧妙设置教学提问等创新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巧妙地实施和运用,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的实效,让学生能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实现能力的提升,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大中.论小组合作模式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建构[J].教育观察,2017,6(24):109-110.
[2]张健辉.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华夏教师,2017(16):75.
[3]李玉琢.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J].才智,2017(3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