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9期   作者:钟海兰
[导读] 新时代背景下,学生们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钟海兰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山县公安镇里太完小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学生们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教师也由此进行了教学创新,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一直在探索高效的课堂教学对策,希望迅速达到此目标。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实践教学经验阐述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创新提升和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研究方法
        伴随着课程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对于其生活和学习的益处逐渐显露出来,教师们也一直在进行教学创新。小学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为生活提供一些服务,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此方便学生高效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由此发展,以此实现高效教学目标。
        一、运用生活问题引导,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解题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对于学生其他能力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一直在探究合适且高效的教学对策。生活化的课堂能够带给小学生熟悉感,也能够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中问题的引导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解答生活问题,并在此过程中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也由此促使学生解题能力不断提升和发展。
        例如,学生在学习“买文具”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将一元、两元、五元、五角、两角、一角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和硬币呈现出来,促使学生结合图片了解其中的面值和特点。随后,教师提出一个最为基础的问题:“为什么有的钱和纸差不多,而有的钱则是圆形的呢?”有的学生直接回答出“纸币”和“硬币”的区别。随后,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小面额人民币,教师以购买价格为两角的铅笔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拿着5角或者一元钱去购买一支铅笔,分别能够剩下多少钱呢?”有的学生回答道:“收银员阿姨直接找给我就可以了。”教师继续问道:“你怎么确定收银员找的零钱就正确呢?”学生继续思考,教师也顺势将“一元换算为10角”、“1角换算为10分”等知识点讲解出来,以此方便学生解答刚才的问题。在生活化问题引导下,学生们的解题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学习水平也随之升高。
二、组织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新课改中明确指出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实现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一直在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合作探究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中思考和解答问题们,并且在分析题目条件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意识到学习数学知识对于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例如,学生在学习“分物游戏”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上课时将两只小猴子分桃子的故事讲述出来,引导学生帮忙想一想,怎样分4个桃子给两只小猴子才算公平。有的人立即建议道:“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一只小猴子先给一个,另外一只小猴子一个,分两轮,每个人分得2个桃子!”教师继续道:“非常棒的方法,接下来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怎样将12根胡萝卜公平地分给三只小兔子、怎样将18根骨头公平地分给3只小花狗吧!”话音刚落,学生们便展开了讨论和探究,有的人依旧提出像刚才给小猴子分桃子的方法解决问题,有的人提出两个或者三个为一组的分配方式。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们都踊跃表达个人的观点,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说出相对应的解决办法。随后,教师又将问题难度升级,将平均放置杯子、分橘子、分气球等题目也呈现出来,促使学生主动地完成分配工作。在合作化的探究过程中,学生解题思路较为清晰,也能够做到取人所长,解题能力也会随着学习效率的提升而提升。
三、利用数形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数学学科主要研究数和形两大内容,对于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价值,因此教师们十分重视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数形结合下的数学课堂中,知识点的难度会由难变易,学生的接受和理解程度也会发生转变。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讲解问题时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掌握这种简便的解题技巧,也促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几何直观素养随之升高,为后续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奠定了基础。
        例如,学生在学习“租船”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上课时直接将去公园游玩时租船游玩的情境创设出来,促使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也由此促使学生思考“22个人需要租赁多少条船”。学生虽然努力地思考问题,但是仍旧没有得出结果。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22个人用短线段或者圆圈的形式表示出来,然后鼓励他们将四个人用大圈表示出来,并通过作图的方式解答问题。有了图形的帮助,学生们的解题思路也打开了,快速解决了问题。当教师将小蚂蚁乘船的问题讲述出来后,学生们能够快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解答出题目,为教师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奠定了基础。在数形结合的数学课堂中,学生们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都随之升高。
        一言以蔽之,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主动发现数学知识的价值大有裨益,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生活法、探究法和数形结合等方法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促使他们的思维水平也随之升高。
        参考文献:
        [1]马洁明.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研究[J]. 新课程, 2020(38).
        [2]黄淑春.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 名师在线, 2019, 000(023):P.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