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9期   作者:肖娜
[导读] 小学数学知识抽象性较强,教学老师在学习数学知识时

        肖娜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永阳镇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知识抽象性较强,教学老师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其不仅要引导学生思考,更要从小组合作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本文即是从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和契机以及发挥教学对合作学习的指导作用三个角度出发,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论述,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合作学习;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性较强,知识点虽然纷杂,但是不同知识点之间却具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未来的数学知识学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学老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知识教学时,应当提高重视,保证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是通过引导学生合作展开数学知识学习的一种方法,其既有利于拓展小学生的思维,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自身的知识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总结,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时,教学老师应当对合作小组成员进行科学组配,而不是任意分组或者前后桌分组。对此,教学老师应当遵守一定的规则。首先,小组成员不得超过6人,以4人为宜。如果人数过多,就不能保证各个成员的想法以及意见能够得到充分性的表达。同样,如果人数过少,则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思维性,自然也就难以保证学生们的合作讨论学习效果。其次,教学老师在给学生进行分组时,要注意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不能够将数学学习能力强或者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同一个小组,这不利于学生间进行充分性的沟通交流。因为小组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强或者都弱,都不利于促进小组成员的交流讨论成果。反之,小组成员学习能力有强有弱,这才能够提高学生们的整体学习能力。其三是要引导小组分工。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教学老师要注意提高小组成员的合作效率。对此,教学老师就要对学生小组成员进行分工,而不是让小组成员无序交流。小组成员可以设立组长,领导小组成员进行探究。而且组长需要轮流当职,而不是始终让一位成员当值,否则就难以保证教学公平,同时也是为了锻炼所有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    二、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和契机
我们知道,小组合作探究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但是这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知识教学。

也就是说,有的知识适用于小组合作教学,有的知识不适用于小组合作教学,所以教学老师需要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一般而言,教学老师可以选择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问题或者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比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学老师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开展。首先,教学老师可以确定具体的合作探究问题,比如引导学生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关于合作的契机选择,教学老师也要加以把握。第一,教学老师不能始终要求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因为太过频繁,学生就会对这种学习方式产生厌烦心理。第二,教学老师在抛出具体的合作探究问题之后,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而不是直接要求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因为只有在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之后,期才会产生疑问,从而也才能够在后续的合作探讨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疑问,以促进小组合作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开展。
三、发挥教学对合作学习的指导作用
教学老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时,要注重自身对于学生合作探究过程的指导。我们知道,虽然学生能够进行知识的探索,但是课堂教学的过程以及尺寸则需要教学老师加以把握,否则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就难以顺畅。具体而言,教学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教学老师要为学生设定合作探究问题,这也是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合作探究的主题内容。如果没有这个主题的引导,学生们的知识探究也就失去了方向和意义。第二,在抛出具体的合作探究问题之后,教学老师要让学生先思考,而后才是要求学生进行讨论。第三,在学生开展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教学老师要进行巡场指导。其目的是监督学生是否在讨论数学知识还是闲谈无关话题,同时也是为了了解学生们的探究思路。如果学生们的讨论思路已经走偏,老师要注意进行引导,要让学生明白这种思路的错误性,从而及时找到正确的学习思路。其四,在学生讨论结束之后,教学老师需要汇总所有小组的讨论结果,并根据学生们的合作讨论结果进行探讨,展开针对性地数学知识教学。其五,教学老师最好还要对表现优异的小组进行奖励,并且引导其分享小组合作的经验,以便于其他小组学习与效仿,从而提高其他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其不仅需要教学老师科学、合理的对小组成员进行划分,而且还需要时刻注意对小组讨论思路和过程的引导,避免学生走偏。此外,教学老师还要对小组合作探究的整个过程进行指导,否则也就难以真正发挥出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效性效果。这里的效果并不仅仅指的是学生们的知识学习效果,同时还包括学生们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领导能力、协调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性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姜雪.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8(03):148.
[2]周艳霞.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03):105-106+116.
[3]张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五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