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术有效教学的策略——以初中美术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9期   作者:郑艳丽
[导读]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未来对于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

         郑艳丽
         西藏昌都市类乌齐县中学
         摘要: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未来对于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社会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文化的人才,而且更需要具备综合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在当前美术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多数学校、教师、家长对美术学科缺乏足够的关注与重视。他们通常只关注学生的文化学习成绩提高,忽视了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成长的关键时期难以获得全面地发展与提升。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我们需要着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强化美术教学质量提升,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与吸收,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美术素养。本文主要从强化学生自主思考、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融合生活教学元素等三个方面,针对美术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质量;策略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快速提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不仅需要注重学生基础文化知识的掌握,以及学生文化课程学习成绩的提高,还需要注重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初中美术课程作为艺术类教育学科的重要部分,对于学生情感熏陶、审美能力培养、创造能力激发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拓展教学内容,采用科学化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美术知识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强化学生的艺术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强化学生自主思考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需要在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综合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们需要来自于家长、教师、同学等各方面的指导与帮助,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注重单纯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更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身心和智力发展现状,给予其正确的引导与帮助。所以,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转变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强化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与意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全面掌握美术知识的同时,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进行《构图的作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首先为学生们展示《自由引导人民》这幅作品,让学生们结合以下问题进行欣赏和思考。你看到了什么?画面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她在干什么?画面中的人物还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三角形构图的特点是什么?通过这一系列问题,试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内心的好奇。然后,再让学生们结合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性探究。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自主思考能力,更加深刻的理解相关知识内容,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实现学生在美术素养方面的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良好的课堂情境创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进行良好的体验与感知。创设课堂情境,主要是指教师根据具体教学知识内容以及学生的发展特点,将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形象化、具体化的景境呈现出来,构建出契合学习内容和学习氛围的课堂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之中自主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与欲望,提高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进而加强其美术知识理解程度。
         例如,《寄情山水》一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画的树的画法,了解中国山水发展的概况, 在学习过程中对其中国画的材质、形式等内容有所认识,从而掌握山水画的笔墨技法。在课堂导入环节中,笔者首先应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山川秀丽、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风景图片和视频资料,并配上以山水为主题的音乐,这样将自然山水以身临其境的直观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为学生构建出真实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观察和欣赏。同时,通过板书点明本节课的主题,并结合课本中的知识内容展开讲解与分析。这种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进行辅助教学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这一课堂情境之中,进行积极的、自主的探讨与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会在很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融合生活教学元素
         生活中处处有着艺术的体现,美术教学中大多数作品都是来源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之中,将美术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展开科学化的教学活动,可以强化学生的美术学习效果,让学生感知美术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而强化学生感知美、体验美的能力。鉴于这种大原因,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可以适当融合生活化的教学元素,结合我们的实际生活融入相关的美术教学资源。
         例如,在《纹样与生活》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为学生们布置课前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教材,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对教材中所涉及的作品、设计理念,创作背景等相关材料进行整理与收集,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之后,立足课堂教学,组织学生们对预习情况作汇报,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说一说所搜集的纹样设计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如此一来,使学生在良好的体验之中,不断强化对于生活美的理解,在不断学习和体验中逐步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进而增强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总之,初中美术课程教学,对于学生美术素养培养和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探究美、创造美的重要平台。初中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方式,积极实施强化学生自主思考、创设教学景境和多元化地融合生活元素等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