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玲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 444200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要在教学中落实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效率不是简单的事情。我们正在做一下探讨:
1、优选事例,丰富教学素材。
政治学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学科。教师在进行素材选择的时候,即要贴近学生生活,又要反映当代社会进步的新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既要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又要有益于学生潜能的发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需求。两者兼得,才能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课堂效率。
我们会利用文本、图片、图表、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材料来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感官。从而达到落实核心素养的目的。在选材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一定从正面的事例来进行价值的引领。比如我们选择学习的人物,可以从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的楷模,优秀中国共产党员,为国家和民族作出重大贡献的奋斗者,这些先进人物中进行选择。对中国现在的科技成可以从中国天文航天的最新成果,最近的重大工程,与民生最近的社会保障,来了解国家发展的近况及为人民做的实事,从而彰显民族自信。如政治生活中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知识的学习,我们就会选择优秀的中国共产党最为切入点,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好理解,多感悟。
一般不建议选择反向的事例。但是对于有些现实生活当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我们也不回避,可以通过具体的数据,让学生客观的科学的认识这个问题。比如经济生活类的图表题就是告诉学生分析问题,通过理性分析得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但一般都需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感悟,明白我们的不足。关于社会公平的认识,我们会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数据,自己去找问题与措施。还有一种就是具有争论性的事例,我们可以采用辩论或者评析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参与思考,运用科学思维才能够把这个事情认识的更清楚,纠正思维上的误区。如公民的政治参与的学习,我们多会采用这种方式。
2、重视体验,融入议题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它所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还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
议题体验式教学包括教师的议题引领、学生的参与实践、师生的感悟交流三个方面的教与学的模式,即通过以“体验”为核心的一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积极的情感,如乐观的情绪、饱满的热情等能提高人的生理和心理能量,对提高学习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重智轻情、情智分离的现象非常严重,许多教师对情感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只重视学生要学什么,很少考虑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而情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元素,教学上要情感先行,即人有情、课生情、学出情。
议题体验式教学,设置具体的议题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或置身事中,身临其境,来面对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学生也无法进行全面、深层次的总结,所以要学生与教师通力合作。学生的体验可能是片面的、薄弱的,因此教师要时刻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体验,强化这种体验,并帮助学生整理和提炼,加深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
这一过程体验带给我们的好处很多,如游泳、骑车带给我们的感受一样,深刻、真实、持久,且变成了一种技能。加上议题的引领,让我们的体验有方向,有层次,有目的,从而使我们的这一体验更加具预见性,多样性,全面性。这种直接经验加上整体认知就会让我们的获得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3、科学训练,落实学科素养。
优化学科练习和学业测评。平时的学生练习、作业和测评,往往过于重视基本知识、技能的落实和考查,缺乏对学生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测评的研究。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们必须加强基于核心素养基础上的学业评价研究,通过优化作业、练习和学业测评,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密切关注学的过程。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了解、培养学生的各种素养是不可或缺的要求,如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关注学生的参与、交往状态,关注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关注学生的思维交流状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学生的课后反思,从每个细节入手加强指导,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培养学科素养。
尤其要关注学生的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个人的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形成了独特的“个人世界”,如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欲望要求、不同的价值指向、不同的学习潜能等。教师必须承认学生的独特性,尊重他们的个性,要立足于学生的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这无论是对于培养尖子生,还是提升学困生,都是不错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