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方法与学习动力的关系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9期   作者: 谢小平
[导读] 实践证明,教学方法与学习动力有密切的关系

        谢小平
        福建省泉州市剑影实验学校362000
        关键词:重视预习  非智力因素 学习方法 教学艺术 情感熏陶  师生互动
        实践证明,教学方法与学习动力有密切的关系。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教学艺术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成功与否。所以我们要注重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一、首先要重视预习习惯的培养。
        部编版教材有一明显的特征就是每一课的最前面都有导读。在这导读里可以告诉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需要掌握什么?学习这篇课文应该围绕着哪几方面的内容去理解。预习任务时首先让学生明确预习任务:掌握生字的读音、字型、字义。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给生字扩词。再结合课后思考题,明白课文的重难点。在预习时,带着这些问题去反复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初步理解课文的重要内容,并做好记录:懂得了什么,有什么还不明白的?上课时要注重预习的检查工作,让学生明确预习的重要性,引起他们的重视。
        这样,无论是差生还是优生在课前都能对要学习的课文有个比较明确的学习目的。当学生对学习感到有兴趣、有信心、有责任时,他们才会为学习做出努力。让更多的学生有兴趣参与教学活动。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
        二、其次注重教会学生学习。
        “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教学是教会他们学会学习。让学生明白:要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对于后进生来说,要激发学习动机,关键是要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来完成了。因为他们进行了认真的预习,他们有个明确的学习目的,课堂上他们才不至于什么都不懂。有助他们勇于提出问题,有助激发学习兴趣。而对于优生,由于预习可以给他们比别人该更快掌握了课文知识,所以在课堂上他们可以尽情发挥。这样更能满足他们表现自己的欲望。在课堂里,他们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让学生回忆、想象、角色互换等手段,促使学生在语言活动中将语言文字再现成语言形象,形成自己独特的新体验。注重自学后提问,学生感悟体验。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环境,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根据字词句的情感色彩,在朗读中进行情感体验,逐步培养语感。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感悟其内含的深刻道理。引导学生探索、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交流。
        给学生较多的时间与空间,自由积极地读课文,多种方式、反反复复读,体验每一遍的读。在质疑交流中,相互启迪,教师适时点拨。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可以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他们参与教学过程的勇气和兴趣,并从中获得各种乐趣。
        利用音乐,渲染课堂气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音乐,或配乐朗诵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以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尽可能把音与像、动与静、图与文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视听,调动学生的感官,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我在学习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时是这样设计的。在导入部分先播放电影《泰坦尼克号》沉船画面和主题曲《我心永恒》。配合当时泰坦尼号沉入海底的视频。一下子就把同学们的心揪住了。跟着用图片展示资料,简介作者以及轮船的图片。直观理解:“诺曼底”号是一艘大轮船,在英伦海峡也许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邮船之一了。它装货容量六百吨,船体长二百二十尺,宽二十五尺。是1863年造的。)利用音乐进行配乐朗读课文。学习课文时,利用音乐(用贝多芬交响曲《命运》),感悟场景,受到初步震憾。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 再通过图片:通过描述和插图的展示,让显示感受到船长牺牲时场面的壮美及他的美好心灵。因为采取直观、生动的方法,更能引起小学生的注意。
        总之,学生要形成良好的学习动力机制,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就必须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则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用多中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真正投入了激情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效率才能有明显的提高。
参考资料:
1.《中国教师报》2019年04月24日第6版:李运生:《走向更高品质的课堂教学》
2.《参与式教学研究》
3.《罗杰斯学习心理学》
参考文献:
【1】刘刚, 黄一, 张崎. 促进学习能力和动力的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26):154-156.
【2】令双喜. 优化教学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J]. 甘肃教育, 2012, 000(011):P.76-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