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课改下高中体育耐久跑的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9期   作者:刘富莲 单安民
[导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重要的一门学科

        刘富莲 单安民
        宁阳县第一中学  山东省 泰安市  271400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重要的一门学科,进行体育活动能改善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耐久跑是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耐久跑运动能有效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提升学生的耐力素质,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但是耐久跑运动形式单一,枯燥无趣,高中生普遍不喜欢此项运动,作为一名高中体育教师,要清晰的认识到这些问题,并从各个方面创新耐久跑教学活动,让新课改下的体育课堂发挥其更大的价值。

        关键词:高中体育;耐久跑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关注,体育学科是学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健康的体魄是学生进行一切学习活动的坚实基础,耐久跑是高中体育教学中一门基础性的教学内容,但是耐久跑是很多高中生不喜欢的运动项目,耐久跑运动所带来的身心负荷,让学生很容易放弃,尤其是对于不喜欢运动的学生而言,耐久跑所带来疲累的感觉,让学生更不喜欢上体育课,高中体育教师在耐久跑教学活动中,要及时了解学生的身心状态,丰富耐久跑体育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参与耐久跑的积极性,逐步提高高中体育耐久跑的教学质量。
一、高中体育耐久跑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高中生不注重体育课程,只注重文化学科的学习,忽略了体育课对于改善自身健康情况的重要性,在耐久跑教学中,经常以“自由活动”的形式代替练习,无法达到耐久跑的练习目标。其次,高中生面对着繁重的课业压力,学生缺乏运动时间,在进行耐久跑训练的时候,身体耐力素质不够,并且缺乏坚韧的意志品质,在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腿部肌肉酸痛等正常症状的时候,学生一旦感到身体舒服,就容易放弃,影响到耐久跑的教学质量。
二、高中体育耐久跑的教学方法探析
(一)进行理论教学,提升学生认知
跑步看似是一项简单的运动,其中也有技巧可寻,部分高中生缺乏对耐久跑运动的正确认知,认为耐久跑只是一项简单的跑步,多跑两次就能达到目标,这种错误的想法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耐久跑理论知识教育尤为重要。

例如,教师在室内用多媒体为学生进行“耐久跑”理论知识讲解,教师可以从耐久跑之前的热身运动到运动过程中摆臂的姿势与力度,再到跑完后的拉伸动作等等,进行全面的讲解,提升学生对此项运动的认知,同时,教师要为学生讲解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呼吸变化、肌肉酸痛等情况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认识到身体变化的原因,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节奏跑步,让学生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努力克服身体的“运动极点”,提高学生对耐久跑运动的认知,引导学生理解耐久跑锻炼的意义和作用,此外,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了解学生在耐久跑运动中的问题,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愉悦的体育课堂氛围,消除学生在跑步过程中的焦虑。
(二)创新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耐久跑的运动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教师可以针对本运动的特点和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新耐久跑教学形式,新颖的、多样的教学形式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让耐久跑运动增添一些趣味,学生参与的兴趣度会更高,能让学生通过耐久跑项目感受到运动后的快乐感,进而顺利实现耐久跑的体育教学目标。例如,教师组织学习进行“变速耐久跑”的活动,让学生在直道快跑弯道慢跑,或是弯道快跑直道慢跑,两种形式相互交替,锻炼学生在直道和弯道不同的跑步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段练习,并逐渐提高对学生的要求,让学生过渡到匀速跑,并逐步增加跑步距离,每位学生的耐久跑能力都不一样,教师可以鼓励身体耐力强的学生尝试跑全程,身体耐力一般的学生通过逐渐增加跑步距离来跑完全程,通过循序渐进这样的方式,学生的身体耐力能逐渐增强,耐久跑能力也能随之提升,进而达到良好的耐久跑跑步状态。
(三)开展分层教学,提高学生运动信心
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学习能力和体能状况都不一样,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师要注重学生在体育运动能力方面的差异,要对男生女生的体育能力做到全面了解,并且结合实际,进行分层教学,使班级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不断练习,逐步提高耐久跑运动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例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体耐久跑”活动,教师在活动前,首先要对班级学生进行体能测试,掌握班级学生的体能情况、身体素质和健康情况,并根据结果,将学生分为“优、良”两个层次,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均衡每一个小组的体育运动能力,设立同一个耐久跑训练目标,让组内各个成员相互鼓励、相互带动,让耐久跑能力好的学生带动耐久跑能力一般的学生,让学生充分增强跑步动力,增强耐久跑的坚韧意志品质,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运动状况,并针对学生在其中的表现进行整体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帮助学生树立体育运动的信心。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达到高效的耐久跑教学目标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高中体育教师应当认识到耐久跑教学对于高中生发展的意义,在教学中,要根据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和体育运动能力,科学合理的开展耐久跑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认知,帮助学生树立体育运动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教师要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及时认识到耐久跑教学中的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促使高中体育课堂呈现更有生机的面貌,促进高中生身体素质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薇,苗定超.简析提高中学生耐久跑能力策略[J].田径,2018.
[2]杨键.高中体育耐久跑教学方法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