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嘉鑫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邮编510631
【摘要】结合中外快速阅读方法的学习后,我先后对两届学生进行了快速阅读训练。第一届学生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直至六年级毕业,平均阅读速度可以达到1500字/每分钟。为更有效地验证快速阅读的可行性,我申请了课题《提升数字阅读效果的有效策略研究》。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一(5)班和一(6)班为对照班进行快速阅读研究,研究时长2两年。
快速阅读训练研究仍在进行中,但研究的成果已经很明显了,尤其是在阅读速度方面学生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我自己也创新了有效的“快速阅读课堂”,这种课堂模式大大提升了课堂阅读的效率,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思维能力,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快速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图像识别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小组合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真正实现了思维课堂,达到了学生左右脑同时开发的目的。
【关键词】快速阅读训练阅读能力有效策略
一、中外快速阅读研究现状
思维导图的创始人东尼博赞先生,他在《快速阅读》一书中给出了快速阅读的技巧和具体方法,而且具体阐述了快速阅读与传统阅读之间本质的区别,在于通过训练提升阅读者的视幅和视速,从而根本性地改变阅读者的阅读习惯,成倍提升阅读者的阅读速度。
国外语言教学中,很早就开始重视快速阅读,与之相比,我国在快速阅读方面的学习相比要开展的比较晚,而且主要停留在一些课外机构中,还没有把快速阅读方法引入到语文课堂中来的先例。我国台湾学者王孟石先生等,多年致力于汉语速度训练的教学实践,在有感于全盘采用英文速度为蓝本的办法未必能适合中文应用的同时,形成了汉语特色的“速度法”,培养了一大批速度人才。
二、我对快速阅读的研究
在结合中外快速阅读方法的学习后,我先后对两届学生进行了快速阅读训练。第一届学生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直至六年级毕业,平均阅读速度可以达到1500字/每分钟。为更有效地验证快速阅读的可行性,我申请了课题《提升数字阅读效果的有效策略研究》。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一(5)班和一(6)班为对照班进行快速阅读研究,研究时长2两年。
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一年级学生从不识字到每分钟阅读速度400字左右,远远超过了同年龄段的学生。下面是实验的前测和中期测分析报告。
华师附小前测分析报告
(一)阅读能力
此次前测,5班参与人数40人,6班参与人数42人,在认读能力方面,5班平均分为15.50分,6班为9.52分。在提取信息能力方面,5班平均分为34.50分,6班平均分为34.29分。在推断解释能力方面,5班平均分为30分,6班平均分为29.52分。综上,5班前测总分为80分,6班前测总分为73.33分。
若显著性(双尾)<0.05,则存在显著性差异。综合显著性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5班的认读能力显著强于6班(备注:因为从开学伊始就开始进行记忆力训练,从识字方面5班对6班略有优势。)
?5班的提取信息能力强于6班,但不显著
?5班的推断解释能力强于6班,但不显著
?5班的总体成绩强于6班,但不显著。
(二)阅读速度
在阅读速度方面,5班的阅读速度为270.13秒,6班的阅读速度为256.74秒,6班的阅读速度略快于5班。
华师附小中期测分析报告
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对比
(一)阅读能力
此次前测,5班参与人数40人,6班参与人数40人,在认读能力方面,5班平均分为15.50分,6班为9.00分。
在提取信息能力方面,5班平均分为34.50分,6班平均分为34.00分。在推断解释能力方面,5班平均分为30.00分,6班平均分为29.500分。综上,5班前测总分为80分,6班前测总分为72.00分。
根据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在阅读能力前测中,除了认读能力的显著性(双尾)<0.05,其他能力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在实验开始前5班的认读能力显著强于6班,5班的提取信息能力强于6班,但不显著;5班的推断解释能力强于6班,但不显著;5班的总体成绩强于6班,但不显著。
(二)阅读速度
同时将实验组和对照组阅读速度的前测数据进行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后发现阅读速度Sig值>0.05,表明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异,说明在实验开始之前,两组学生的阅读速度基本相同。
(三)实验组与对照组中测对比
实验结束后,对阅读能力展开独立样本T检验,各维度的Sig值(双侧)均>0.05,两组成绩差异不显著。同时也对阅读速度进行差异性分析,发现实验班阅读时间均值为167.10秒,对照班为225.97秒,两组显著性差异Sig(双侧)<0.05,表明实验组阅读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四)对照组前中测与实验组前后测数据分析
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态度的提升情况。在阅读能力方面,实验组的推断解释能力Sig值分别为0.009,小于0.05,推断解释能力维度显著提高,其中认读能力、总体阅读能力下降,但不显著。对照组认读能力、总体阅读能力提高,但不显著,推断解释能力显著提高。
在阅读速度方面,实验组的阅读速度得到显著提高,Sig值分别为0.000。对照组在阅读速度上有所提高,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实验班阅读速度显著提升,且实验班后测阅读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实验班与对照班推理解释能力显著提高,且实验班与对照班阅读能力后测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所用训练方法
有效的训练方法是提升阅读速度的根本保障。我把快速阅读、思维导图和记忆力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了长期训练,虽然疫情耽误了半个学期的时间,但从实验成果上来看影响并不大。下面是具体训练方法。
(一)利用视幅、视速训练卡,对学生进行视幅视速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视幅和视速。
(二)利用舒尔特表,提升学生的阅读注意力和视幅、视速。
(三)利用记忆训练群,学生每天进行20个词的记忆力训练,提升学生把文字转化成图像的能力。
(四)以语文教材为文本,实现快速阅读课堂。
1、快速记忆本课读读记记词语。
2、利用快速阅读方法,快速阅读课文。
3、合上书,回忆课文内容。
4、利用思维导图画出课文主要内容。
5、小组合作完善思维导图。
6、看思维导图,回答老师设置的各类问题。
(五)以数字教材和自编阅读资料为实验材料,进行补充训练。
快速阅读训练研究仍在进行中,但研究的成果已经很明显了,尤其是在阅读速度方面学生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我自己也创新了有效的“快速阅读课堂”,这种课堂模式大大提升了课堂阅读的效率,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思维能力,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快速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图像识别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小组合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真正实现了思维课堂,达到了学生左右脑同时开发的目的。
无论是记忆力训练还是快速阅读训练,都是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的。我们不排除其它方法也可以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但提升的幅度和效果是否能够如此显著需要用数据进行论证。而我们对快速阅读训练的研究是有数据和资料作为佐证的,是真实有效的。也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参与进来,把这种阅读方法和模式传播开来,使得更多的学生、阅读者受益。
参考文献:
[1]思维导图/[英]东尼·博赞,巴利·博赞著.中信出版社,2014.11
[2]双脑记:认知神经科学之父加扎尼加自传/(美)加扎尼扎著;罗路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2
[3]快速阅读/[英]东尼·博赞(Buzan,T.)著;卜煜婷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