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妮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坪山第二小学
【摘要】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教师应该如何教,学生应该如何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师迫切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中考的语文满分120分,其中作文就占了50分,由此可见,习作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是多么重要。作文一名语文老师,相信很多人会感慨:学生害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或者写作文记流水账,纯粹是为了凑字数。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归根结底就是学生积累的好词佳句不多,很少看课外书,甚至不看课外书,加上他们的生活经验少,外出的机会少,见识自然也就少,于是他们就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
【关键词】习作教学 阅读笔记 周记 创设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第二学段的目标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笔者长期担任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师,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想方设法让学生爱上习作。经过多年的探究,笔者总结出几个有效的方法。
一、 看课外书,做阅读笔记,为习作做好铺垫。
著名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爱读书的人会在阅读中不断丰富他的大脑,培养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思考能力,不会人云亦云。人们都说“熟读唐诗300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笔者注重引导学生看书,看好书,看整本的书。叶圣陶在《和教师谈习作》一文指出:小学生今天作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的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路,语文等方面的积累。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教学中的素材积累是很重要的。在读书的过程中,做批注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做批注可以是划出好词佳句,也可以用摘抄本来摘抄。做批注还可以在旁边的空白处简单写写自己的批语。长期的训练下去,学生就会积累很多好词佳句,还会随时写自己的读书体会。
学校的图书室、书吧、教室的图书角,给学生提供了阅读课外书的平台。笔者两个星期就会去图书室借50本同样的书,让学生同读一本书,每个周末写一次“阅读记录卡”,摘抄四个以上的成语或者短语,摘抄两个好句,写简短的读后感。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积累的词句就多了,其中“迫不及待”、“津津有味”、“恋恋不舍”这些词经常出现在学生的习作中。学生对“的、地、得”三个字的用法也会通过摘抄短语让学生区分得清楚。
二、坚持写周记,提高习作能力。
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点,笔者认为,让生活成为习作的源头活水。生活,永远是创作创作的源头活水。生活是一个万花筒,每天围绕我们的就是喜怒哀乐,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习作素材。笔者要求自己的学会养成每周写周记的习惯。记录自己在家或者在学校发生的事,可以是伤心的,可以是快乐的。
写什么都可以,不要求体裁,不要求字数,任由他们写什么都可以,这样,学生就可以不拘一格地发挥。笔者会在他们的周记中看到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班里一个女生当上了学校的值日生,她在周记是这样记录的:我们来到会议室等待老师,大家欢呼雀跃地议论着自己有可能被安排在什么岗位,快乐得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兔子。出乎意料的是,我被委以重任,担任值日组长,我的心像喝了蜜一样甜。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责,完成每一次的值日工作。笔者可以从她的周记中获知她愉悦的心情,尽责的态度。
三、创设情境,在体验中习作。
有时候听家长反映,让孩子写周记,孩子会说:“我还没有去玩,没事情可以写。”很多时候,学生缺乏的的习作的素材。书本上的单元习作,大多数是规定了内容给学生写。学生的发挥空间就大大缩小了。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习作是“记一次游戏”,笔者上了一节公开课。设计意图是:为了写好游戏,让学生现场玩游戏,并让学生把刚玩的游戏写下来。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观察、体验,既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习作素材,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为了上好这节课,笔者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备课,上网搜集资料,从众多的游戏中选择了四个游戏,分别是“对着干”、“拍七令”、“猜成语”、“挑西瓜”。课堂上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以比赛的形式玩游戏,让学生边玩游戏边观察同学的一举一动。整节课,学生玩得非常投入,也非常开心。剩下10分钟,笔者指导他们习作,他们很快就列出了提纲,在接下来的语文课又用一节课完成了习作。因材施教,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这样的习作课,笔者尝试了多次,一次是“ 的一节课”、还有就是“祖国在我心中”,每一次课堂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都有不同的收获,都能写出高水平的习作。
四、从生活中提取素材,让学生爱上习作。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今年国庆节和中秋节在同一天,我让孩子们展开丰富的想象,跟名著里的人物过中秋或者一起欢度国庆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比如孙悟空来到现代社会,会闹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猪八戒那么贪吃,各色的月饼是否能满足到他?学生对孙悟空、猪八戒这样的人物非常熟悉,也非常喜欢。对于这样的习作内容自然就很感兴趣,写出来的文章也非常生动有趣。一个学生写道:孙悟空的筋斗云可真快,不一会我们就来到了广寒宫。嫦娥仙子早就准备好桂花茶、月饼等美食来招呼我们。孙悟空看着各式各样的月饼,垂涎三尺。抓起一个美心流心月饼,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还有学生写道:梦里,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眼前。耳朵像两把大扇子,挺着个大肚子。没错,就是那个大肥猪——猪八戒。他看见桌子摆放的双簧白莲蓉,三红柚子、阳澄湖膏蟹,口水流了一地,抓起月饼就往嘴里塞,边吃变问:“这是什么?比老孙花果山的桃子好吃百倍。”
然后我又结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里的习作“我和 过一天”,写你跟童话故事或者神话故事里的人物过一天会发生什么事?因为有了之前的国庆中秋的习作经验,学生写这次单元作文,就显得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康永生《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的三个原则》[n]山西经济日报2017-06-13(007)
[2]《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