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国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恩阳中学636064
摘要:科学技术每天都在变化,几乎每天都在生产新物质和新概念,所有这些都与化学变化密不可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产生新材料。这些新材料是如何生产的?如何使化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就需要阐明化学反应的性质和规律,找到化学变化的条件,影响反应速率,极限以及反应与能量之间关系的因素,然后调整我们使用的化学内容。这包括改变化学原理和思想平衡的基本属性。
关键字:高中化学,基本素养,课堂实践
化学的基本素养包括五个方面:“宏观识别和微观分析”,“变化和平衡的概念”,“模型的论证和知识”,“对创新的研究和理解”,“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其中“变化的概念和思想的平衡”是最基本的素养,是学生理解,认识和解决常见化学问题的基础。经常在年度考试中对学生的基本素养进行测试。我现在将简要讨论“变革和平衡思考的概念”的教学方法。在高中化学中,化学思维的一种非常重要且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变化与平衡的思想研究化学和解决化学问题的体现。那么,如何有效地渗透学生关于教学变革和平衡的思想呢?作者将简要讨论这些方面。
1.“变革概念与平衡思想”的背景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磊认为,“变化与思想平衡的概念”的内容如下:能够理解物质的运动和变化,了解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且遵守某些规则;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新材料的开发涉及能量的转换;对化学变化的理解有一定的限度和速度可以控制;它可以从多个角度动态分析化学变化,并使用化学反应原理来解决简单的化学实际问题。
(1)“变化的概念和思想的平衡”是化学的学科性质
化学的基本含义在于“化学”一词,意思是变化,转化和万物的创造。高中化学学习从变化的分类开始。当前,一些最常用的教科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在接触化学的早期阶段就体验变化的概念。从宏观到微观,它不断触及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并在整个高中化学研究乃至终生化学学习中不断塑造学生的变化态度。
(2)“变化的概念和思想的平衡”是化学思维的特征
“变化的概念和思想的平衡”体现了以化学学科的特殊性为特征的思想和方法。在解决纪律问题和学生对事物变化的理性规律的解决方面,这是一个利器。
2.变革观
化学研究的主要变化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是化学中必不可少的概念。它使人们意识到化学需要识别和转化分子,然后创造新的材料来美化和丰富我们的生活,消除或减少污染,化学反应也可以为我们提供能量。学生需要开发一种改变方法,并使用一种改变方法来观察所有事物,并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素养。
3.平衡
现代化学平衡图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所有化学反应都有一定的极限。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该反应仍会发生并且是相对的。改变外部条件会改变化学平衡。之后,将达到新的平衡。在初中阶段形成“平衡思维”的要求相对较高,但是适当的渗透将为将来的学习铺平道路。
4.发展“变革与平衡思维”的概念
(1)创造局面,架起人生的桥梁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情境是学习环境的关键要素之一。化学是一种引导学生了解世界的东西。可以看出,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对变革和平衡思想的理解,教师应该专注于创造学习环境。通过与现实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在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例如,通过讲授“化学能和热能”以使学生对化学键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有深入的了解,作者从现实生活开始,创造了适合他们的有问题的情况。在课堂上,作者问学生:“大家都知道,在远古时代,人们用木材保暖。燃烧木材会散发热量,使人感到温暖。此外,明代诗人于谦曾说过:“如果等一会儿,为什么石灰石必须在高温下锻造才能形成生石灰?这两种生命现象背后的化学成分是什么?”作者留给学生时间来思考和讨论这个问题。以及石灰石的分解。是吸热反应,需要吸收热能。然后作者问:“化学反应的性质是什么?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与能量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作者鼓励和指导的学生意识到,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反应能量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学生分析了条件和提供的数据作者认为,当试剂的总能量高于产物的总能量时,化学反应释放出热能,而试剂的能量却小于产物,化学反应的总能量吸收了热能,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2)注意思维方式的建构
作者发现,在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在解决化学问题时使用平衡思维时会倾向于刻板印象。它们通常受先前学习的示例或过去的经验的影响,并且自己为问题“添加”条件。为了帮助他们打破思维定型观念,教师应指出,学生应深入研究问题,强调细节,以便他们可以灵活地理解和使用化学平衡的观念,并提高学习效果。伯爵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方法认为,学习不仅是要向学生灌输最简单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和分析问题。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他必须在学生的初始知识体系中“增加砖块”,在基础上掌握知识的创造,并在思考和构建过程中通过思想传达知识。“思想”不能灌输给学生,必须在教师的培训和教育中不断形成。
(3)培养学生积极改变的意识
许多学生被动地学习,学习是在嫁接过程中进行的,并且缺乏对主动解决问题的理解。通过“转变观念并结合观念”来发展学生的基本素养的关键是,学生要主动改变自己,并进行观念上的改变。在学生变化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指导和共同控制的角色。考虑到与其他科目的交叉和联系,教师可以清楚地向学生介绍高中化学的总体结构。让学生建立一个共同的变革框架,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达到适当的水平,有适当的学习机会,并逐渐适应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变化概念和平衡思想的核心“变化”。关于“变化”的几个方面的辩论是相互联系的。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作者认为教师应该对课程目标有很好的理解,并完善主题,以便有目的地教和训练学生,并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认知系统。
教师还应进一步发展学生对发展和逻辑思维的态度,以使学生知道高等教育知识在不断变化,还应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以使学生对变化有很好的理解,并最终获得合理和科学的方法改变。变化与平衡的思想要求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可以控制。因此,在讲授“化学反应的速度和极限”一章的内容时,作者着重于将这一思想渗透到学生中。在课堂上,作者指导学生用CaCl2和Na2SO4的反应进行化学实验。首先将3至4 毫升 1 mol/l的CaCl2溶液添加到试管中,然后添加5至10毫升1 mol/l的Na2SO4溶液.学生可以看到形成大量白色沉淀物。静置一会后,取少量上清液,将其转移至另一管中,并逐滴加入1 mol/l Na2CO3溶液,学生可能会观察到白色沉淀的形成。
5.总结
作为基础化学素养的五个维度之一,“变化的概念和平衡的思想”是化学学科和思想的特征,并且是发展学生基础化学素养的关键部分。基础化学素养应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便可以更灵活,更有效地用于课堂教学中,并在“教书育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学习并发现化学的乐趣以提高化学水平。因此,大多数教育者应继续进行研究,并为发展学科素养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王九根.高中化学课堂学生主体参与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高考,2018(21):178.
[2]张英.高中化学情境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18(21):42-43.
[3]林立豪.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融合的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18(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