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珊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茂兴中心校
信息技术学科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紧管他的上课方法有些不同,但它为其他学科起到了辅助的作用。以儿童的心理以及我多年教学经验来分析,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是充满了好奇心的,我所教学的学生是小学阶段的孩子们,他们对新兴事物都比较好奇,那么担任这一学科的教师,一定要想办法把这种好奇心有效的用到自已的课堂教学中。并正确、灵活地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孩子们的好奇心长期的保持下去,这是信息技术教师优越于其他学科的最有利的地方。这种好奇心就是一种课堂资源,发挥好了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新知识会引起孩子的好奇心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地方是可以上机亲自动手操作电脑。对于学生来说一切是陌生又新鲜的,学生要很好的掌握这些知识,就得需要学生反复的上机练习,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课中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学生才会很快的学会绘画、文字处理等知识。信息技术讲授新课时,学生的自身素质不一样,就会出现学生的接受快慢不一的现象。对本节课内容掌握快的学生在完成练习后,他们会对下一节或是后面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自己尝试去操作。计算机教学中就是需要一些有创造力的学生,让学生感觉到有趣,孩子们才会愿意自已去发现,并且自已尝试中找到答案,并在尝试的过程中把以前的学过的知识也巩固了。也许在他们当中也会出现一些软件小天才。完成慢的学生看别的学生操作后也会效仿去做,我从不会阻止他们的行为,因为每个人对新鲜事物都有好奇心,我们应当加以鼓励。
二、好奇心要合理的利用
学生对上机操作是有着很浓厚的兴趣的,老师在讲课时学生很容易溜号,自已在电脑中胡乱操作,可能会有一些孩子会找到电脑中隐藏的玩扑克纸牌、扫雷等游戏。老师们都知道电脑系统中有许多的小软件、小游戏,让学生偶尔玩一玩也是可以。紧管这样做在教学大纲中不提倡的,如果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在你的课堂上,可以把它当做课堂小机智有效的发挥它该有的作用。换个思维想一想学生能够在老师没有引导的情况下,就可以自已摸索出找到系统中的小游戏,或者自行下载一些游戏并把它安装在教学机上,这也是学生的一种能力,教师要善于有效的利用好。同时在玩游戏的学生还要躲避老师的巡查,与老师斗智斗勇,一边学习课堂知识,一边还要在老师走近时把程序最小化。
我还记得在我的一次课堂教学中一名学生正在玩拱猪游戏,我刚走到他身边,他手忙脚乱中急忙关掉了电源。当时我并没有批评那名同学,而是借此机会给学生讲了这种操作行为叫非法关机,学生知道了为什么不能非法关机,尤其是那名学生进入了认真的思考。这样的现象在教学中只是刚接触电脑的孩子身上会发生,教师再遇到这种情况时要机智的解决,通过学生在改错的过程中学到本节课或课外的知识,这样他们印象才会深刻,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三、好奇心在孩子心中很重要,要多理解。
现在虽然大部分家庭都有电脑,但是在家中学生并不能尽情随心所欲在玩儿,家长都会控制,所以学生还是非常希望能在学校有上机的机会。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生面对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电脑他们平时很少接触到,充满好奇心是很正常的。而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有好奇心是很正常的事情,“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我们不能压制孩子的好奇心,我们应理解孩子的奇思妙想,允许他们去想与课本无关的内容,这样才能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在计算机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讲授新知识,而不留给学生大量时间让学生自已上机操作探索,势必会让学生觉着枯燥,抹杀掉了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效果会很不理想。我们所教的小学生对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注意力时间是有限的,有兴趣的知识也不是很多,只是对画图、游戏、音乐这样软件最愿意学,老师不能总不让他们玩,这样学生会觉得此课枯燥无味,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新时代的老师更应该把握学生的好奇心,并县把它发挥到极至,体会学生的好奇心的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应该有效的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并且要本着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服务为目的,才能发挥好奇心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要发挥好奇心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家庭教育的不断升级,现在的小学生心智发展很快,已经开始喜欢用逻辑思维来思考问题,他们喜欢问为什么,喜欢刨根问底希望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所以他们面对电脑会有一些自已怕想法在里面,那么老师对于学生的一个个想法,都应该也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内给学生弄明白,因为学生的一些不正确的思考会给孩子后绪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有些专业性的东西孩子们现在可能听不懂这个没关系,只要我们讲得正确,形象就可以,学生在操作中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慢慢就会理解的。
那么目前,我们教师要想上好课最大的任务是把自已专业性观点摆正,同时还要研读教材,课前做大量的准备,来应对学生课堂上可能会提出的种种问题。学生才会愿意学习信息技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