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朋
贵州省安顺市关岭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 561300
摘要:年轻一辈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祖国未来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进步都将成为年轻一辈身上肩负的重任。作为社会发展的储备力量,儿童健康发展开始受到社会的重视,尤其是农村的留守儿童,其教育问题更应引发众人的关注。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有不少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就该内容,对农村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改善策略进行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策略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快了城镇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多的青年从乡村聚集到城镇中,这使得有大量的儿童成为留守儿童。青年人们为了照顾家中营生,大多都出外打工,孩子们只能留下由他们的父母看过,这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爱和母爱,这也是致使大多数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缘由。就实际情况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不但会影响其学习,甚至会影响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为了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乡下去支教,这是为农村教育事业注入新鲜血液的过程,对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态也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1.1学习上产生厌学心理,缺乏学习主动性
结合实际调查结果,我们可以观察到,有很多留守儿童在学习上不能保持端正的学习态度,课上学习也不用心。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究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的身边没有能够帮助和鼓励他们学习的存在,没有父亲母亲的管理,他们无法克制自身的贪玩心理,最终导致不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作为他们的监护人,爷爷奶奶们相比于父母文化知识水平低,再加上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培养优秀的教育意识,导致他们对孩子的学习监管上也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缺爱再加上无人管教,这样的学习环境不难让一孩子学习能力变差、学习效率降低。除此之外,大多数出门在外的父母都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过努力学习而一骑绝尘,这些期望最终都会被施加在儿童身上,过大的心理压力和惨淡的学习现实会让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最终使得学生很难坚强的面对挫折,极容易出现一蹶不振的情况。
1.2人际关系敏感,孤僻自闭
因为缺少父亲母亲的爱护,所以大多数留守儿童都对亲情十分渴望,但这种心理不但无法拉近父母与儿童之间的关系,甚至还是造成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僵化的重要原因。孩子们之所以产生这种心理,是因为父母没有给予孩子正确的教学引导,在自主意识的自我处理下,孩子选择这样的方式进行自我防御。若儿童出现这种情况,父母不能给予其正确的处理,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闭心理,若时间一长,产生人格扭曲几率也会增大。
我们对儿童产生这一状况的原因进行了总结:第一,儿童内心较为脆弱,但是却又自尊心极强,所以一旦面对批评,大多都会产生别人欺负自己的心态,以至于其无法很好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第二,对父母心生怨恨,根本无法理解父母为何不陪在自己身边,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已经被父母抛弃了,所以当再次面对父母时,其对他们的所言所行都会产生抵触心理,有的甚至会选择避而不见;第三,因没有父母的关爱,再加上孤独和无助,所以他们有时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做什么事都没有自信,有时会有自卑心理,常常会产生消极情绪,不愿意和其他人交流。
1.3道德品质不良,价值观扭曲
作为构建人格的重要阶段,小学时期的道德和品质教育将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烟留守儿童没有父母在身边对其做积极的教学引导,所以学生很容易受社会中不良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影响。还有一些家长因自己无法陪在孩子身边,所以向孩子灌输了错误的思想,对孩子一味溺爱,最终导致其道德品质存在问题。
二、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
由于贫穷落后、资金短缺、信息闭塞、观念陈旧、教学设施简陋以及语言障碍等原因,边远少数民族山区学生学习质量一直较差,心理素质不乐观。因此如何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教学的核心目标,也是一直捆扰边远少数民族山区教师的问题。
边远少数民族小学生家长普遍文化素质较低,无法给予小学生早期的知识启蒙教育。小学生智力开发教晚,且存在严重的语言障碍,种种原因给边远少数民族山区教育带来了重重困境,教师必须针对这些状况,另辟新径,找到个性化的易使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
2.1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分伯仲,学校教育的时间可能占据大多数,但家庭教育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性格养成和道德健全。所以,在能够满足日常开销的情况下,父母最好和自己的孩子待在一起,陪伴儿童成长,给予其成长所需要的关怀和监督,家庭温暖是培养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和谐融洽的家庭既能让学生产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对孩子的未来发展也有积极影响。
2.2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功能,关爱留守儿童
学校主要作用是教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格,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儿童性格的养成和道德素质的培养不能离开家长的教育。儿童的生长环境无疑是两个地方,一是校园内,二是家里,校园内有教师的引导,但校园外需要有家长的辅助教育。在学校中,教师也要更多的关注留守儿童,尽可能的给予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避免其在心理上产生学习落差。而在课后,学校同样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到自己孩子的学习实际情况。
2.3提升社会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发展情况并不同步,为了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步伐,大学生下乡支教政策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在下乡之前,所有支教的大学生都要参与职业培训,以此确保他们能在未来的支教过程中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同时开发学生的心理,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最终使学生们能够健全自己的人格,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总结
在广大的儿童群体中,留守儿童是特定时期的特殊产物,他们同样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接班者,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呵护,照亮他们未来前行的道路,既是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帮助,也是为我国未来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张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救助策略[J].家长,2020(36):6-7.
[2]杨林.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分析[J].新智慧,2020(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