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式棒垒球运动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9期   作者: 邹静
[导读] 软式棒垒球是最近几年才逐渐被推广到中小学体育课上的新型运动项目。

        邹静
        淮北市第一实验小学
        摘要:软式棒垒球是最近几年才逐渐被推广到中小学体育课上的新型运动项目。软式棒垒球运动作为一个安全性高、适用性广的团体性运动,可以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本文主要就软式棒垒球运动对高年级小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发展影响作为主要讨论对象,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软式棒垒球运动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软式棒垒球 小学生 身心发展
        软式棒垒球是一项集体力与脑力、集竞技与娱乐为一体的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新型运动。软式棒垒球的竞争性、趣味性与棒垒球性质相似,主要特点是:比赛规则简单,有利于青少年对软式棒垒球兴趣的培养,而且球和击球棒都是软的,安全性能特别好。
        一、软式棒垒球的优势
        软式棒垒球是专门针对青少年特点产生的运动项目,其特有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软式棒垒球的发球特点有利于青少年身体肌肉的协调,奔跑过程中突然停止和立马冲刺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奔跑技巧和灵敏性,在接球和击球时需要具备勇敢自信的良好心态,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能在软式棒垒球运动中得到很大的提升。第二,软式棒垒球由于球和击球棒都是软的,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体育活动的安全性要求,对场地的要求很简单,运动规则也简单易懂,对参与此运动的人数、性别、年龄都没有硬性要求,组织形式丰富,开展灵活,能够满足小学生体育活动和日常活动的需要。第三,软式棒垒球具有特定的运动规则,在规则范围内学生有组织有秩序地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如果违反运动规则,会面临丢分或被取消参与资格的后果,影响全队的比赛结果。团队协作对个人产生教育意义,违反运动规则的学生会深刻认识到规则意识的重要性,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所以,软式棒垒球运动可以对小学生进行规则教育,提高自我约束力,从而有效维护社会秩序。
        二、软式棒垒球运动对小学生身体发展的影响
        (一)对小学生力量和速度的影响
        软式棒垒球运动对小学生力量和速度的影响是最大的,因为软式棒垒球的运动核心是力量和速度。小学生在软式棒垒球运动中击球和传球需要的是手臂的力量,而两垒之间的距离是18米,从本垒出发再回到本垒的最大距离是72米,所以速度方面需要的是腿部肌肉展现的爆发力,因此,在软式棒垒球运动中,学生手臂的力量和腿部的力量都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对小学生柔韧性和灵活性的影响
        软式棒垒球运动对小学生柔韧性和灵活性的影响也有一定的体现。

进攻时的滑垒动作需要在触垒后迅速起身进行下一步动作,这对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有较高的要求,防守接球时需要手臂的伸展和后仰,这是对手臂和腰腹柔韧性的要求。灵活性是在进攻方进行盗垒战术和防守方触地击球时对身体的要求,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些比较专业的技术使用不多,对学生柔韧性和灵活性的影响比不上对学生力量和速度的影响。
        三、软式棒垒球运动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对小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影响
        自我认知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科学合理的自我认知对于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小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初学软式棒垒球的高年级小学生,有一定的虚荣心和英雄主义,总想凭借一己之力赢得比赛,不顾团队整体的战术安排。但经过一定的训练之后,对运动规则和比赛战术有了较高的认知,就会渐渐树立团队意识,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思想,有利于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个人在团队中的位置,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二)对小学生情绪控制能力的影响
        学生不良的情绪将会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良好的情绪和状态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成绩的提升。软式棒垒球由于其竞技性和娱乐性,学生会在娱乐时产生愉悦的情绪,比赛时会产生紧张的情绪,丢分时失落的情绪和得分时激动的情绪,各种情绪的交互转换,提高了小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此外,在比赛过程中,对手的情绪和拉拉队的激励让学生逐渐体会情绪控制的意义。
        (三)对小学生意志力的影响
        意志力是一种能量,是决定达到某种目的产生的心理力量,简单理解意志力就是坚持的力量。软式棒垒球运动中许多技术性的动作都是瞬间进行的,所以一个技术性动作需要反复的练习,一个动作坚持不懈的无数次重复就是良好意志力的体现。在软式棒垒球运动中,队员一次次地滑垒、扑垒、接球,在吃苦耐劳、奋不顾身的动作中表现了队员们坚持不放弃的高尚意志。所以说,软式棒垒球运动可以锻炼小学生的意志力。
        四、总结
        软式棒垒球运动在全球多个国家被引入到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是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之一,也是青少年国际交流的重要内容。各中小学校和体育教师要重视软式棒垒球运动的教学与训练,通过软式棒垒球运动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尚大鹏,谌瑞华. 软式棒垒球项目在我国中小学推广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7(03):151-155.
        [2]周谦,吴健,许静敏. 软式棒垒球运动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9,9(08):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