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盼
信阳市胜利路学校 河南省 信阳市 464000
摘要:课堂内容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掌握阅读技能,培养良好的思维和阅读习惯;课外阅读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储备,同时提升学习能力。课外阅读为学生的技能运动提供了大量机会,可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和缺陷,帮助学生取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本文以大数据在小学课外阅读中的应用为阐述目标,包括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在大数据面前应扮演的角色。
关键词:大数据;小学课外阅读;应用策略
教育部在2016年制定的《十三五规划》中指明:要借助网络学习的空间逐步实现对学生日常学习情况的大数据采集和分析,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不难看出,教学模式的优化可以借力于大数据。大数据的关注点是以学习者为核心的数据建设与共享,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教育信息化形式,给千篇一律的学习模式带来了新思路。比如:未来课堂、翻转课堂、慕课、学而思网校等都借助大数据平台实现了新课改所要求的“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
一、教师家长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教师和家长在辅助学生阅读过程中的问题,追根究底还是缺乏有效的指导与协助。现在,各种各样的阅读数据层出不穷,但是普遍存在数据杂乱、没有权威性的问题。也就是说,目前缺少一套可以现成高效且有效的操作模式。所以,需要教师和家长对多方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体系化的管理模式,做好对大数据的筛选,再通过软件进行实施。同时需要注意,软件的运行必须符合国家正在建设的教育数据库相连,避免数据孤岛式建设,同时要对学生的阅读时长、频次等进行记录,从而分析出不同年龄段、性别等因素对学生阅读喜好的影响,形成有效数据库。
在此基础上,在数据配合BYOD的同时,可以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可以根据数据信息,为学生筛选符合需求的课外阅读篇目,比如:可以根据学生对于文学作品偏好的数据,再结合数据库中的图书资源,给学生推荐相关作品,或者筛选出与课本作品类似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当然,家校联合的教学模式才是最优质的最有效的模式。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支持,了解孩子的阅读喜欢和喜好,构建有效的课外家庭阅读情境氛围。比如:家庭话剧表演、家庭读书会、诗词大赛、亲子绘本时间等。在活动中完成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提升阅读积极性。
二、学校利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教育心理学中,认为兴趣才是源动力,只有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才能更主动资源的进行课外阅读。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呈现出“无意注意”的特点,这就证明激发兴趣是培养其课外阅读习惯的唯一方法。
二兴趣的产生与激发需要客观因素的刺激,所以,激发阅读兴趣需要让学生感受到在这一过程中的新鲜感和趣味性,让学生带着求知欲和好奇心进行深入阅读,这也就对学校提出了要求,需要学校找到学生与经典文学间有效沟通的方式。也就是说,需要借助大数据的力量,在学生和经典文学之间搭起一座桥,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加深对经典文学以及与之相关的作品的知识,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增添互动性和趣味性。
首先,可以丰富学校的文学作品资源库,不要仅仅局限于完成的作品,可以从学生的基础出发,给作品更增加一些注解。比如:在关键节点设置连接,帮助理解作品的背景;其次,学校要努力收录图文结合的内容,同时借助电子设备不断丰富文学的表现方式,展示生动的形象,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比如:在给生字词注解时,可以采用图片的形式,在阅读间隔段插入小游戏等,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乐趣,增强阅读动力;最后,学校要充分利用好大数据的优势,关注每一位学生,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偏好的学生打造个性化阅读体系,注重学生的阅读差异和阅读需求。因材施教,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三、社会层面做好资源管理工作
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需要不断积累,就像水源头一样,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活力。“源头”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还需要社会力量的协助。
首先,需要依靠社会的力量来协助各学校构建庞大的数据库,在学校所需的团建中将数字图书馆植入其中,形成一个更权威更完整的数据库,其次,还需要有关部门构建一套完整的可以有效筛选和评定书籍的机制,有效筛选并摒弃含有不良内容的书籍,取缔不良的网络文学,下架不合法出版社的出版物,强化对青少年阅读环境的管理和监控,从“源头”上掌握好书籍的品质;最后,需要吸纳一批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希望社会广大优秀作家和亲体进入软件,帮助进行优秀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解读,让数字图书馆更有温度。比如:可以签约作家对图书内容进行讲解,参照微博或短视频平台中Vlog的形式,对书本内容进行浓缩式讲解,用幽默的风格、风趣的语言,新奇的形式将书本内容展示给学生,同时,还可以借助漫画的形式,对各类文学作品进行点评、解读和介绍。在和学生的互动中完成对数字图书馆中资源的筛选,让“源头”有数量,更有质量。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任重道远,离不开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教师和家长要充当好领路人的角色,帮助学生培养阅读习惯,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学校要为学生提供阅读的资源和平台,社会力量需要搭建良好的平台,从根源上守好文学作品的质量关。家校联合,社会共创,为学生构造良好的阅读网络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刘波. 大数据背景下初中课外阅读行动指导策略研究[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 (11):73-74.
[2]田斌. 大数据时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转变初探[J]. 读天下(综合), 2019, (33):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