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范伟燕
[导读] 近几年,从小学生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热议话题

        范伟燕
        山东省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康博小学
        摘要:近几年,从小学生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热议话题,常常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心理原因发生一些意外。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学科,不仅承担着传递文化的重要角色,同时对塑造学生的性格品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初步阶段,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对语文承担的角色有清晰的认识,利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性格品质塑造,关注其心理健康。
        关键词:小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视角;教学策略
        引言:语文这门学科综合语言和文化两种元素,不仅在传承文化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塑造学生的性格,提升学生的内在涵养。教师不仅要从传授知识的立场上与学生沟通交流,同时还应该从心理健康的角度,从提升涵养的角度探索更加合适的教学方式,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传递知识,切勿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压力,导致其产生心理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近几年,常常有一些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最终产生悲剧,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同时对家人以及身边的同学都造成了伤害。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学生都应该要保持健康的心态,珍爱生命。在学生的生活中,教师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教授知识给学生,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及思想动态,选择合适恰当的教学方式传递知识与塑造学生。尤其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初步阶段,教师更应当提升自己的素质与修养,从心理健康的视角出发,采取一些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避免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压力,传递知识的同时帮助塑造学生的性格,提升其内在涵养。只有初步基础打好,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促进其全面健康地发展,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心理健康视角下语文教学策略
(一)搭建起相互沟通的桥梁。
        小学阶段,学生乐于主动交流,但在写作方面还有所不足,教师应当抓住学生这一特点,通过写作的方式搭建起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前沟通的桥梁,从沟通的角度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写作是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教师可阶段性布置一些小日记或者小作文的任务,学生可以在作文或者日记中记录自己最近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或者感到伤心的事情,任何内容都可以畅所欲言,主要目的为了解学生最近的思想动态,锻炼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写作最基本的要求为语句通顺,字体整洁。如果学生所写内容积极向上,教师可写“继续努力”等鼓励类的评语,如果学生在日记中写到自己近期所遇到的困难或者包含消极情绪的内容,教师应当及时关注这样的同学,可以找时间进行课下聊天进行交流,及时给予学生帮助。

在了解同学们思想动态的同时,教师应当认真批改每一位同学的日记,对于错别字以及不通顺的语句及时进行纠正,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二) 营造轻松愉悦教学氛围
        学生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通过活跃课堂气氛缓解学生压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很多课文,比如“落花生”一文中有许多角色,教师可以抽取一些自愿朗读的同学进行分角色朗读,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同学们在这氛围中朗读与学习课文,不仅提高了课堂参与度,同时对一些生字有了初步的认识。此外,教师还可采用分小组评比的方式进行“落花生”、“桂花雨”等多篇课文的学习,在朗读过程中,每个小组的同学可以融入自己小组的特色,朗读之前可以讲一讲小组名称、小组口号以及组内分工等内容。每一个小组朗读完毕,一方面由老师进行点评,另一方面可以抽取一些同学进行点评,小组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位同学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课堂参与度,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课文的教学。
        (三)建立合适的评价反馈机制。
        教师还可以对每一位同学的表现进行记录,定期给予反馈与评价,帮助学生改正不足之处,不断进步。在每一学期教师可能会采取多次课堂小测试的形式来检查同学们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如进行“古诗词三首”的默写。教师可以将一个模块内容中的几次测试作为一个整体,比如“丁香结”,“草原”等一单元课文的生字认识组词听写为一个小测试,古诗词默写为一个小测试,记录学生每一次的成绩,关注学生在这一阶段这一单元学习中的表现,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在一个学习阶段的表现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结合日记或者作文的内容分析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在每一个阶段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对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对落后的同学给予帮助并分析原因。教师可从成绩了解同学们的知识掌握程度,从成绩的波动关注同学是否遇到问题,分析其心理状态,帮助其培养健康的心理。
        结束语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初步阶段,教师不仅应该注重知识的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教师应当从心理健康的视角出发,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多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想法,帮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内在涵养。
参考文献:
        [1]刘振奇.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读写算,2020(34):162+164.
        [2]江振珍.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20(11):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