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低年级"有趣有效"教学方法探索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刘芳
[导读]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

        刘芳
        四川天府新区锦江小学
        摘 要: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对自身行为的管理能力不强,教学工作需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小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即是如此,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以“有趣有效”为引导,创新教学策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有趣有效
一、“有趣有效”教学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分析
        第一,“趣味性”法侧重于教学中的趣味性和教学效果,因此它最显著的优点是可以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完全不能适应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发展需要,枯燥的教学模式使小学生难以集中精力,教师不注意与学生的沟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小学生在趣味教学指导下,在课堂发现乐趣,并以此为动力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他们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兴趣引导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自然会得到提高,而在“趣味性、有效性”方法的要求下,教学活动中语文知识内容的讲解会更加精细、高效,教师将更多的学科知识内容融入趣味性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此外,“趣味性”教学法还能激发低年级学生的潜能,即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在生动、趣味性和高效的语文教学方法下,充分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通过课堂参与,锻炼他们的创造力,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潜能,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
二、核心素养下实施小学语文低年级“有趣有效”教学的探索
(一)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内容,小学生掌握汉字的能力直接影响读写教学的效果。新课标的提出,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具备足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汉字中含有大量的形近字和同音字,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在这一背景下,与核心素养理念相结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活动应坚持以学生为本,转变教学方式。因此,读写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建构汉字音形练习,体会汉字的魅力,而在这个过程中,有效的教学方法也能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如在班上进行一次“走运盘”的趣味性教学活动,把“也”字放在转盘中间,每边各格分别放一个“土”“女”,教师引导小学生转动转盘,说出两个汉字组成的汉字及它们的意义,这是一种富有新意的教学方法,既能使小学生在短时间内认识更多的生僻汉字,又能发挥小学生想象能力的积极作用,使小学生通过把两个汉字的结构组合起来,形成对新汉字的认识,发现其规律,提高识字效果。


(二)阅读与写作教学
在这一要求下,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读写教学活动中,要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就必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读写两者之间的联系,提高教学方法的趣味性,促进小学生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比如,教师结合小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给小学生提供《蘑菇村女巫》《决定活下去的兔子》等童话读物,要求小学生在读完童话故事后,完成相应的读后感写作,首先,童话故事能激发小学生的阅读欲望,而富有童话色彩的故事则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小学生在阅读兴趣的引导下完成阅读。读后感觉写作业,让小学生记下对阅读内容的感受,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口语教学
语文课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十分重要,在“有趣而有效”的前提下,教师设计了口语教学方法,以调动小学生参与口语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比如,教师在讲解“坐井观天”课文时,为了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就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课文故事动画,通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刺激,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印象,共同完成课文情节的演绎。通过这种方式,小学生可以将教材内容转化为自己的口语表达,体现了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增加他们的口语锻炼机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此外,小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也不能只注重教材的内容,教师还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活动场景,让小学生体会生活中的语言艺术。比如,老师给学生布置一个课余作业,让他们通过设计主题来让父母答应买玩具。
(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小学生学习语文课程时,课本内容具有一定的审美欣赏能力和创造性,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审美体验和欣赏经验。对于低年级学生的教学,教师可以围绕着提高学生的欣赏和审美能力展开。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采取的具体做法是,除了帮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指导学生欣赏和欣赏课文中的尧词句及文章的内涵与意义,使学生充分感受和体会作者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所要呈现的意境,所要讲的道理,在此之后,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科所蕴涵的美。老师可透过感情用事的朗读,透过多媒体向学生呈现生动的课后资源,或引导学生联想课文中的某一点,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一样,感受所描绘的图画,并深深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低年级的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这容易使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以此,提出了“有趣有效”的教学发展策略,要求教师从提高教学趣味性和效果出发,完成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工作。分析“有趣有效”的识字教学、阅读与写作教学、口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达到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低年级"有趣有效"教学方法探索[J].学周刊A版,2020,000(019):113-114.
[2]宋朝晖.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低年级"有趣有效"教学方法探索[J].考试周刊,2020,000(005):47-48.
[3]张开碧.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趣有效"教法探寻[J].读天下(综合),2019(8):217-2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