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9期   作者:侯玥
[导读] 阅读一直都是学生在语文这门学科中所需要重点对待的一门学科
         
        侯玥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龙门街道办事处东关小学 山东 德州 253100
        
        摘要:阅读一直都是学生在语文这门学科中所需要重点对待的一门学科。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会感觉到阅读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在不断开展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教师应多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发展,这也是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此,本文也从“有效结合预习”“融入合作学习的方式”“不能忽视课外阅读的拓展”这几方面出发对于如何引导学生阅读进行了分析,以期促使学生借助阅读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

        
        阅读是学校语文教育的薄弱环节,这与长期以来的教学观念有关。学生对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较差,所以提高阅读能力也需要一个过程。可以说,关于阅读教育教学的探索永无止境,对阅读教学也要用发展的眼看待。教师在阅读教学推行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断探寻教学规律,及时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使阅读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更加符合语文教育的需要,从而切实起到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培养各种能力的作用。因此,这也就对于语文教师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作为语文教师还需要提升自身的教学认识、教学观念。在此,结合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本文也从以下几方面对于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进行了论述。
    一、有效结合预习
    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更多的自主性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均有重要意义。而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的重要机会,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但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师的引导同样不可或缺。许多学生的自控能力一般,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很难主动预习,即便预习了也缺乏有效的思考,难以针对教材中的阅读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若对学生的预习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那么其预习效果通常较差。因此,教师在阅读预习时应重视自身的引导作用,充分考虑阅读教学内容的难度、学生的学习情况,揣摩学生的思考方式,从而合理进行任务设计。教师可通过提问、布置任务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有效结合预习来实现高效的课堂阅读。
    例如,在教学《搭石》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设计一定的预习任务。或者说将一定的任务和问题设计到导学案中。有效的预习导学案可以促使学生了解阅读学习的目标和重难点,对于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不管怎样,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前开展有效预习十分重要。

其可以有助于增进学生对于相关基础知识的了解,使其做好阅读准备,带着目的和问题进入阅读课堂,增强阅读教学效果。教师应注重提升预习的有效性,并将更多的资源融入其中,使课前预习工作更为丰富、多元、有趣,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与热情,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通过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确保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在这样的基础上,相信学生在之后的课堂阅读过程中表现得越来越好。
    二、融入合作学习的方式
    在日常的时候,学生很可能会针对某一个问题产生很大的争议,抓住这样的机会,学生们能够进行充分的小组讨论活动。为此,在阅读中中为了促使学生得到更为深入的理解,促使学生产生阅读思维方面的碰撞,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定的小组活动。各个小组可以利用较短的时间,围绕着一定的问题充分的交流,并且将各自的想法整理出来,再进行汇报。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会发现,学生们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得到了加深和拓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的融入合作学习的方式,要抓住这样的机会。一般来说,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需要教师提前预设步骤的,比如分组、布置任务、指导与监督等等。
    例如,在教学《搭石》这节课的时候,如果教师需要在课上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那么教师在课前就需要将学生合理分组,保证分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样才能为小组合作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才有利于学生参与到小组中。之后,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一定的任务和问题,并思考学生在小组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考虑该怎样在适当的时机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在课堂上的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不断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为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监督,避免学生的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这样的合作阅读的方式能够显著的提升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能够促进学生阅读效果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探索小组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
    三、不能忽视课外阅读的拓展
    学生阅读的有效提升离不开对于课外阅读的拓展。有效的课外阅读也是语文课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为了引领学生养成健康的阅读习惯,促使其更加有效地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认识到更为多彩的事物,教师就不能忽视课外阅读的拓展。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捐一本、读百本”活动,大家在课余时间互换图书进行阅读,或者将自己读过的书放在班级图书角中,从而促使其他学生也可以阅读。此外,为了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在教室墙壁上贴一些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学生字画和一些激励学生读书的图片等,以此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总而言之,对阅读教学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在阅读教学推行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断探寻学生的特点与需要,及时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使阅读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而切实起到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守娥.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困惑及解决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69-70.
[2]蒙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4):187-188.
[3]刘小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育人价值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1(08):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