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环保教育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9期   作者:廖文惠
[导读] 近年来各小学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廖文惠
        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小学
        摘要:近年来各小学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都离不开环境,而良好的环境是我们生存的基本条件。环保教育已经逐渐融入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可行且有章法。
        关键词:小学 综合实践  环保意识
        引言:综合实践活动能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知识化零为整,既包含文化知识的培养,又囊括德育教育;既能培养学生又迎合了学生喜欢活动的胃口。而活动离不开环境,综合实践活动更是如此。目前环境保护也是国家很重视的一项,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本文将着重论述将综合实践课程与环保教育相结合的意义以及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背景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地方课程,体现了学校课程开发的自主权。学校可以因地制宜,结合社区周边的环境、公众场合、教育场所等开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重点是“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地方课程主要目的是方便学生参加活动,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社区环境,将知识拉近学生,使学生融入社会。目前,我市许多学校都开发了体现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材,主题涉及方方面面。比如福田区莲花小学在综合实践课程开发中,重视利用本地资源条件开发和整合何种课程资源。这些课程包括《园林》、《昆虫》、《风筝》、《改革开放》等典型的校本课程案例。华侨城中学学校开发了《南山中学生课外生活大探究》、《走进直饮水》等,这些都是深圳校本课程开发成功的案例。此外,深圳市还承担了广东省“十五”重点规划课程“特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多校召开了数次全市规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讨会。
        2.环保教育的背景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教育为本”,这方针充分体现了环保教育在环境保护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环境保护的关键是环保教育,尤其是小学的环保教育。深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落实国家、省生态环保各项决策部署,强化环境管理和环境质量改善,努力营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将深圳打造成更加优美宜居的城市。小学是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几乎是每个公民的必经之路,因此,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重视小学阶段的环保教育!
        二、如何渗透环保教育
        1.有机融合,有效渗透: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材中渗透环保知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下放到地方,各学校因地制宜开发教材。要想将环保的知识内容融入进去,就需要在开发教材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将相关的环保知识整合在内。要有机融合,切忌过于突兀或者明显强行植入。例如可以先初步整合了其他科目的知识内容,捋顺了整个课题的思路之后,再寻找合适的地方和时机将环保内容融入进去。例如深圳福田莲花小学开发了《植物》这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核心内容是研究植物,里面有实践内容是要去公园里欣赏植物,观察不同植物的特征。敏感性很高的开发教材的教师就可以在这里面作文章。就如该小学的教材开发者在这里加了一个小环节,外出课前准备。这个外出课前准备除了准备必要的物资之外,还给学生渗透了环保知识。

教育学生走出校门走到公园,不随地吐痰,爱护公园里的小动物以及植物,洗手用完水及时关闭水龙头,不随便丢垃圾,产生的垃圾要分类投放到垃圾桶中等等。这些零散的小知识看起来毫不起眼,但是这就是生活中的环保,这也就是环保教育。如果你没有这个外出课前环保教育,只有70%的学生自己有意识这样去做;增加了这项外出前环保教育后,百分比增加到90%。明显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了,甚至有些学生还会去提醒没有做好的同学。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有机融合环保知识是非常有效的。
        2.主题活动,“综环”实践: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2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从小学学龄到成年都要接受环境和发展的教育。”据调查,环保在孩子心中就是一个常听的词,或者理解为不乱扔垃圾,再具体一些就不清楚了。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核心地位。环保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不但要客观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的环保情况,更要为环保担负起一份责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以环保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引导学生在这个空间里进行具有科学性、趣味性的生态环保活动以及实践探索活动,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加对环保知识的认识,既提升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又利于社会新一代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工作的落实,并为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源动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虽然是整合了各学科的知识,但是每个主题都有一个研究核心,就如上文中提到的《植物》,研究核心就是植物。由此迁移,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以环保为研究核心,也就是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例如有个小学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伴我成长的河》。带领学生研究社区附近的一条河水的水质情况,是合格还是存在污染?合格的河水与污染的河水水里的成分分别有哪些?有什么区别?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我们的水资源,我们能够做些什么?……这个综合与实践活动比较适合高年段的学生,结合低年段学生的特点,可以开展操作简单,好玩有趣的与环保有关的活动。例如,以变废为宝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等。
        3.提升认识,以身作则:教师在综合实践课程中有意识去渗透教育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是引领和组织实施工作的主体。小学生的心智发展尚不成熟,因而在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依然是以教师为主要的引领者,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和组织,适当渗透环保知识或精心选择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综合实践主题。作为教师先要增强对教学实践工作的认识度和思想高度,不断地更新工作理念和方法。积极地组织相关活动,在课程中提高敏感度有意识去渗透是甚至适当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实践,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中,还可以用自身行为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实践部分的学习具有模仿性强和易受暗示的特点,教师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学生。例如在路上低头捡起地上的垃圾,扔垃圾的时候按照垃圾桶提示准确分类投放等等。从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小事入手,更容易对学生产生影响。
        4.大小手拉,家校结合:家校社区牵手,共铺孩子受教育之路
        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也是素质教育的一贯追求。为此,学校和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可推动家校合作,保障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也为孩子的成长之路保驾护航。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前,可提前跟家长交流,召开家长会或者通过短信形式告知家长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以及将会涉及到的与环保相关的内容,提醒家长提前做好准备。活动结束后,积极收集家长的反馈,特别是涉及到与环保相关的,便于学校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进行改进。综合实践活动还经常会和社区有联系,社区里与环保相关的内容也可以积极融进来。例如最近有个小学的社区在提倡居民垃圾分类,并定期有关于垃圾分类的讲座在社区开展。那这是一个好机会,可以结合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布置学生去听讲座作为实践活动的一项。
        综上所述,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环保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并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是有章可循的。希望此文能抛砖引玉,请批评指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