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赵艳琼
[导读] 自新课标改革以来,学生的培养不再仅仅只是基础知识的储备

        赵艳琼
        宁远县第五完全小学    425600

        摘要:自新课标改革以来,学生的培养不再仅仅只是基础知识的储备,而是更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的能力,让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方位发展。而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学中的基础性学科,利用该学科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构建策略
引言
        新课改对当下学生的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力图突破传统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参与者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多层次、多元化创设课堂教学模式,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小学语文是小学基础学科中的重要学科,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各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我们应当利用小学语文教学,为学生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一、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教师过度追求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忽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教学课程的安排,使得每一位教师都有教学目标和任务,需要在计划范围内及时完成,为了推进课程进度,很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依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导,教师依旧是课堂主体,学生很少真正成为课堂主体。从课堂开始到结束,学生只能跟上老师讲课的节奏,以“听讲+记笔记”的模式进行。这种模式长期下来,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枯燥乏味的讲解,反复式的听讲和抄写,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很多老师想要在此过程中形成突破,试图活跃课堂氛围,却因为教学任务负担过重,而不能放开手脚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模式。
(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很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依旧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导,教学方式相对枯燥。虽然新课改对当下教学模式更新改革提出新的要求,但是很多学校在开展课堂模式改革过程中,依旧存在困难,导致教学模式主要以传统模式为主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频率低,课堂活跃度不高,致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没有积极性和兴趣,课程推进虽然快,但是教学质量没有保障。
        多以理论讲解为主,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散发能力的培养。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教学内容多以学生书面知识学习为主,过于看重学生理论学习成绩,而忽视在课堂上挖掘学生其他能力并进行有效的培养。这种单一的评价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机制,会让很多原本在其他方面极其有天赋的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降低自我认可度,对学生个人发展极其不利。
(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
        小学生普遍年龄较小,在无人督促的情况下不会开展自主学习。自主学习需要学生个人有很强的自律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怕困难、喜欢主动思考。然而,实践中因为学生年龄比较小,再加上长期处于“教师主导,学生跟进”的教学模式下,即便是到小学教学后期阶段,学生也会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如果没有教师或者家乡的特意督促,很少有学生会真正自己去对书本进行预习、复习、学习。
        家庭教育模式宽松过度,导致很多学生缺乏自主学习主动性。当下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使得家乡在抚养子女的过程中,会形成过度溺爱的现象,导致很多学生到学校接受教育以后,会忽视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不敢过度开导,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从小的培养。
二、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一)注重引导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教师应当适当放开,为学生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逐渐成为课堂主体。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多是严肃刻板的,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放开性格和老师进行互动,对于有自己想法的知识点也不敢举手反馈。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适当放开,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增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愿意主动和自己进行交流。比如,在平时开展课堂教学时,老师可以适当“请教”学生,在开始讲解课程之前,以简单的方式询问学生,由学生进行回答,无论学生回答好坏,老师都可以给予充分的鼓励,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并逐渐成为课堂主体。
        学校应当给予老师充分的鼓励,让老师能够更敢于创新教学模式。很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试图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困扰,但是因为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过重,致使老师没有太多时间来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为了让学生能够成为课堂主体,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应当鼓励老师,让老师根据自己的课程教学情况来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比如,针对课程,安排学生先对课文内容中的生字词、文章架构等方面进行学习,然后在正式开讲前由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大致的讲解,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我思考能力,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促进教学模式多样化进行
        新旧教学模式有效结合,推动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高效构建。因为小学语文教学和学习内容难易程度不一,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同时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课堂,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注重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决定运用传统教学模式还是新型教学模式。比如,在讲解《七律·长征》时,因为学生在之前没有接触过现代诗,对诗的结构和内容都不够了解,如果完全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显然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充分学到相应的知识,这类型的教学内容可以以教师为主导进行。而对于内容相对轻松活泼,也比较容易理解的叙事型教学内容,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自由的自主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比如,在学习《少年闰土》一文时,老师可以针对“文章讲的是怎样的一件事?”“少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怎样评价闰土?”等问题,让学生先行学习,并在正式进入课堂教学时,让学生针对已经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并且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致讲解,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将学生纳入课堂主体范围,而老师自己可以适当退出主体地位,成为“学生”,为学生自主学习留出足够空间,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开展业余读书会活动时,老师可以放开手让学生自主策划,安排活动进行的阶段,由学生自己推荐读书会上可以分享的书单,并且由学生决定读书会应当怎样进行。而老师只要在此过程中充分参与进来,成为参与者即可。这样可以有效鼓励和引导学生对日常的学习生活进行安排,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真正的主体。再比如,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带领全班进行课文生字词学习,并针对文中的生字词进行有效拓展,让学生越来越喜欢进行自主学习,并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三、结束语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学生具体适应社会能力、自我解决问题和发展能力的重要体现,如果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失去学习的信心。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带领学生在个人核心素养发展、实践能力提高等方面得到极好的效果。因此,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应当注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沙金鱼.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分析[J].教法新探,2018(12):87-88
        [2]李耀堂.探索模式下的小学语文自主课堂教学策略[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05):25-26.
        [3]隋志远.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6):1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