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怡文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五小学,四川省 成都市 610000
摘要:当前的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概括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必备素质。在小学语文中段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和身心发展规律,采取有效的措施,创设高效的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段教学;培养策略;概括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常采取朗读的方式带领学生熟读课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但是忽视了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阻碍了素质教育的落实。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生活和学习中需要相应的概括能力,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本文根据当前小学语文中段教学的现状,采取针对性的培养策略,以实现提升学生概括能力的新课改目标。
一、通过围绕课文题目概括,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比较重视“课文题目”的讲解,课文题目是全篇课文的主题,学生通过课文题目能够了解全篇课文大意[1]。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强调课文题目的作用,学生紧紧围绕课文题目,对课文进行总结概括,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学生在进行课文阅读时,围绕题目展开,能够把握文章阅读主线,引导学生更高效的进行阅读活动。当学生掌握课文主题大意时,教师开展逆向学习的方式,将主旨大意与课文题目进行对照,能够提升学生对全篇课文的认知和理解深度。
例如,在学习《剃头大师》这篇课文时,题目的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在看到文章题目时,会自主思考“什么样的人是剃头大师?谁是剃头大师”。教师组织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本篇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原来“我这个‘剃头大师’居然不会剃头,会剃头的老师傅却是‘害人精’”。当学生全面阅读这篇课文之后,对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这个题目进行理解,就能够总结出这篇课文的主旨大意:“剃头大师”是一种自我调侃,文中的“我”只是一个毫无经验的“捣蛋鬼”,而不被小沙喜欢的老师傅才是真正的剃头大师,从而让学生紧紧抓住课文中心内容。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明确文章题目的大意和在课文中的作用,学生通过围绕课文题目进行概括练习,利用短小精湛的课文题目,对语文材料进行精确的总结,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在题目分析中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通过分析课文结构,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文学习中,培养学生对课文结构的分析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通过课文结构的分析,能够对课文进行分层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但是在分析课文结构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对课文的每一部分进行概括,学生才能理清课文结构,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在对课文结构进行概括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整体概况,才能够用整体观和顶层设计观概括、分析课文结构。例如,在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这节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2]。首先,教师要用整体观掌握这篇文章的文脉走向,《在牛肚子里旅行》本篇课文是按照故事的发生时间顺序展开的,学生在分析课文结构前要掌握文章的时间顺序。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对本篇课文的结构进行分析,学生通过仔细的对比、分析,发现文章的大体结构是“开头、高潮和结尾”。最后,在学生正确分析课文结构的基础上,教师将课文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且按照课文结构,将课文概括为故事开头、故事高潮和故事结尾。学生通过分析课文结构,依照课文结构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使得学生全面掌握课文内容,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分析。另外,分析课文结构并进行概括的学习模式,能够为学生的概括学习提供锻炼机会,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明确文章关键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在小学语文中段的教学中,课本中涵盖的阅读文章大部分都是按照总分总、分总、总分的顺序进行。在一定叙述顺序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概括学习时,应把握文章开头或者文章结尾的总结部分,根据整个文章的关键句理解作者的中心思想,在明确关键句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文章段落的学习效果,强化学生的概括能力。在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文章,利用每篇文章的关键句,进行概括练习和段落总结,以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文化素养。
例如,在学习《海滨小城》这节课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分析这篇文章的结构为总分总,并明确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然后围绕“美丽整洁”对小城的庭院、公园、街道景象进行概括,感悟小城庭院的树美、公园的悠闲美以及街道的干净美,从而让学生能准确把握本课主旨——海滨小城很美。
关键句在文章中具有明显的特征,一般分布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在不同的段落中也具有明确的段落关键句,学生依据每一段的关键句,可以较容易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例如,在学习《蝙蝠和雷达》这节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段落关键句,概括蝙蝠夜间探路的生理原因,总结飞机夜间飞行的科学原理,再结合两者之间的关系,深入体会蝙蝠探路与飞机飞行的科普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学生可以从段落的关键句中概括出文章的关键句,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3]。
结语:
当前,我国教育正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要求教师不断改善传统的教学理念,坚持学生在课堂中的中心地位,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概括能力是学生必备的重要能力,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习基础,利用文章的题目、结构和关键句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概括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在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同时,激发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习内驱力,强化学生的概括能力,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滕连花. 谈农村小学语文中年级学生概括课文能力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17):277.
[2]蒋维森. 小学语文概括能力培养策略[J]. 精品, 2020(7):104-104.
[3]李业琼. 小学生语文概括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9, 034(002):P.19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