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斌
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代家坝初级中学
【摘要】新课程实施的目的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高效课堂主要研讨两大方面,即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是研究主导和主体及二者的关系。一、教师会教;二、学生会学;三、课堂和谐。
【关键词】中学语文 高效课堂 教与学
新课程实施的目的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达到这一目的关键是提升课堂效率,构建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与人们常说的有效教学相比,更强调教学效益的最大化,高效课堂主要研讨两大方面,即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是研究主导和主体及二者的关系。
一、教师会教
1、了解学生。
每一个班的学生,学生的学习情况可谓千差万别。我们主要分情况区别对待。成绩好的学生需要在难度、能力上有更高的跨越;成绩中等的学生系统知识,化解过去遗留的难点和盲点;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要强化基础提高应试技巧等等,这都需要区别对待,而这与学生的主动交流分不开。应该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因为学生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就是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根本性指标。
2、熟悉教材。
钻研教材,是教师熟悉教材的“重点工程”。教师应该认真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体系安排和组织结构,掌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哪些是重点的章节,各章节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是什么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还应了解所讲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前后知识的联系。也就是说,在把握知识结构的同时,还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连接。教师对教材钻研的透,讲起来才能驾驭得好,引入导学就能深入浅出。实践证明认真钻研好教材,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也能更充分地发挥其经验与特长。
3、运用教学媒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自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媒体进入了课堂,例如:幻灯、投影、录音、电影、电视、计算机等。各种教学媒体均具有基本特性和特殊功能,但它们也有其适应性和局限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研究媒体个性,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去选择,设计和组合运用恰当媒体,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4、教学设计。
要完成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三个基本要素是备教师、备文本、备学生,虽已是老生常谈,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已经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我们要用广角镜头来了解这三个基本要素,教学设计已从以知识为中心的传授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对话式转变。教师自身素质及教学素养是完成有效的教学设计的前提条件,不同教师对文本有不同的剖析与理解,在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便异彩纷呈,从而形成的教学设计所传递的教育思想也各有侧重。
5、把握课堂节奏。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上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提问,才能使教学灵活有效。教学一开始,学生的情绪大多处于平静、期待的状态,想让学生马上进入本节课的情境之中,就要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问题来导入,诱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例如,在我的《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这一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新课导入,“面对茫茫的海洋,你是一筹莫展?还是一往直前呢?15世纪以来,分散的世界文明逐渐走向联系”。当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快要完成或已经完成的时候,拓展性的问题可以启示他们的不断探索研究,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教师在课堂上不能随便提问,更不能为了惩罚学生而问问题。
二、学生会学
1、课前预习的习惯。
有效的预习可以使学生在听课时有得放矢,会抓重点,从而达到攻克难点的目的。所以每天必须给学生安排具体的预习任务,这样我们的教学进程便会流畅的多,轻松的多。
2、课堂学习习惯。
上课的时候要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让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这样获得知识不仅快而且掌握牢固。要有重点地听老师讲课,尤其是当老师讲到自己不懂的地方,更要集中200%的注意力听,边听边思考,看看老师是怎么分析这个问题的,听懂之后再回过头来分析一下自己当初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当时没有想到?认真听课会帮助自己将知识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弥补知识上的漏洞。
3、课后巩固习惯。
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可以鼓励学生每次作业都先复习然后再做题。然后要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每次作业。要告诉学生,人脑毕竟不是电脑,人的记忆力都有一个遗忘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复习。
三、课堂和谐
离开了师生的默契配合,任何形式的高效都是空谈。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1、交换位置,让师生间多一些理解。
我认为,只要教师能把自己放在学生位置上,用他们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便会对学生多些宽容和理解,处理问题就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师生关系就不会紧张。教育家加里宁指出: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区别于父子和母女,区别于兄弟姐妹,区别于朋友同事,在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教师带着和蔼可亲的微笑走上讲台,用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不因成绩的好坏而有所区别。要营建良好的课堂气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和动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发自内心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2、让师生关系成为知己。
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师的称号本身也是“无长无少”,教师有时候应当放下架子和学生一起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学习应在教师指导、协调下动脑、动手学习,教师的教学应在学生的批评、建议之中开展,提高教学。老师想不到的地方,可以请学生批评补充,老师的方法落后,可请学生出点子。
经过这样的动作,师生关系会变得融洽,学生会从心里认为师生间人与人的平等关系,学生会对他的老师格外信任,格外亲近,格外敬佩。无论是班级的什么事,学生都会急班级之所急,想班级之所想,他们感觉到自己都是班级主人,形成师生共唱一台戏的朋友关系。
总之,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师会教、学生的会学及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特别是融洽的师生关系则会促进高效课堂的落实。三者是相互影响,相得益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