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思考研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 吴满华
[导读]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吴满华
        安徽省太湖县北中镇北中小学   246490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文字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能够提升小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本文从分析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了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策略,希望在教学实践当中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作文教学;作文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当中重要的人文学科,语文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汉字、词汇、语法的掌握能力,而且要通过语文学习提高学生文字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文字应用能力的重要学科。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应当深刻认识的小学语文作为语文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写作是展现学生文字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作文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汉字和词汇积累量,能够运用语法进行创作,是学生驾驭语文知识综合技能的有效体现。另一方面,作文能力也是表达学生思想与人建立沟通的重要手段,是学生沟通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的重要体现。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管理职能当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就能够提升学生语言知识的驾驭能力、语言文字沟通能力和学生的文学素养,对于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新教育理念强调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教学活动当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要提高学生提高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重要的启蒙阶段,教学活动当中学生会积累大量的文字和词汇,学生除了要会读写之外,也应当要学会运用这些文字和词汇,所以就应当有意识地开展作文教学,通过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将学会的语文基础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此来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文学素养的提升,有意识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新教育理念高度契合,是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教学手段[2]。
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作文能力培养途径
(一)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想要在教学活动当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就应当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够让学生有意识地加入到学习活动中,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也应当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当在了解学生写作能力基础之上,不断创新写作方式,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快速时期,对于学习的内容有很强的好奇心,想要通过自身的能力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在教学活动当中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对于不同年级的教学活动也应当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场景,进行字词造句,从简单的字词应用逐渐过渡到语法应用,从字数较少的段落创作过度到字数较多的作文创作,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3]。而对于具有一定字词基础和语法创作基础的高年级学生来讲,教师也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能力特征,为学生布置更具有难度的作文训练,例如可以通过小练笔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摸底了解,确定学生的写作能力,给学生布置作文作业,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让学生通过作文训练在写作过程当中不断完善文章结构,提高作文表达的文学性,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不断创新写作方式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作文指导通常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题目,学生进行模式化的创作。千篇一律的写作方式和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丧失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热情。

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师均应当不断创新写作方式,让学生在写作当中能够主动探究、自主创新。例如,在学习与大自然相关的课程时,教师可以充分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增强课堂的交互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创作形式可以不仅仅拘泥于书面作文,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即兴的展示学生的创作作品,以此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4]。
(二)加强学生阅读指导,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在语文教学当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想要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也应当注重语文教学当中的阅读指导。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章增加词汇和文字的积累量,可以在阅读过程当中学会丰富的原表达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师在开展阅读指导的过程当中,不要只拘泥于课本阅读,而是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了解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之上,可以推荐阅课外阅读书籍,打破学生被动阅读的局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提升自身感受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文字语言表达能力。传统的阅读教学也会让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积累词汇,做好摘抄,但是没有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充分结合,学生摘抄后仍然不知如何运用好词好句,而且也很容易发生照搬照抄的行为,读书笔记阅读摘抄不仅没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甚至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维,所以加强阅读指导和作文能力提升也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特点,在了解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的开展阅读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不仅仅做好好词好句的摘抄,更重要的是学会阅读文章中行文结构和写作思路,帮助学生理顺创作思维,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会作文方法,而不是只通过阅读学会照搬照抄。例如将阅读指导和作文练习充分结合,给学生更多课外练笔的机会,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级小学语文教材中《燕子》这一课当中蕴含许多比喻句,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让学生模仿比喻句进行写作,有意识的提高学生对比喻句的运用能力,在练笔时,教师应当注重不要对学生进行过多的限制,让学生自由表达内心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创作意识[5]。
(三)强化学生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作文不仅仅考验了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更是学生情感表达的重要体现,所以在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提升学生情感表达能力。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当将生活情境引入到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在生活当中的实用性,学生能够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内心的丰富世界。例如教师可以创设真实生活情境,以春游,节日等为主题进行写作,小学生在创作时就会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进行创作,将自己的亲身感受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长此以往的作文训练,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留心观察生活细节,感受生活体验,而且能够表达自身的真情实感,让作文更加生动有趣,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结语: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人文学习的重要启蒙阶段,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具有长远影响,特别是作文教学是学生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够真正的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马莹莹.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分析[J]. 数字化用户,2019,25(51):380.
[2] 李永峰.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策略[J]. 课外语文(下),2016(1):102-102.
[3] 陈丹霞. 探索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 课外语文(上),2020(4):111-112.
[4] 陆长霞.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策略[J]. 小学生作文辅导,2017(12):49.
[5] 罗亚男.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J]. 新课程·上旬,2019(9):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