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高考下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 薛玉如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已不仅仅停留在专业技术层面

        薛玉如
        厦门市第十中学     福建省厦门市     36102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已不仅仅停留在专业技术层面,而是更加趋向于综合素质人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在新高考的要求下语文教学也需要实现更高的教学目标。本文将主要围绕着在新高考下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以及教学中的有效培养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高考,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去年教育部明确公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同时也明确了高中语文教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教师要根据这些文件及时认识到高考新思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坚持以目标为导向,结合教学实际探索培养策略。
一、在新高考下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1.1贯彻落实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我国的高考制度在经过几十年的完善与更新后,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考试制度,同时时代的发展也革新着新时代的教学理念。相较于以往更加面向考试的教育方式,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更加强调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也是近年来教育界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教学实践当中,贯彻落实这一指导思想不仅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在培养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1.2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常常会遇到学生在课上提不起兴趣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以后,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产生了了疲乏甚至厌倦的心理,而这正是由于教师长期以来坚持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所导致的,这种长此以往的教学只能够培养出答题的机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不仅仅需要强调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将文化艺术等等领域的内容和语文相结合,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生活与学习的有机结合,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每天都能够学习到新的内容,从而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1.3提高教学效率
        正如前文所说,僵化的语文教育不仅会使得课堂气氛变得尴尬,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使得教师的教学效率不断降低,连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也无法达到。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以学生更愿意接受和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由学生的兴趣引入到教学更深层次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同时也是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牢基础。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例,教师在教学当中能够利用这篇文章将学生的故土情怀充分激发出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自己故乡的风土人情,充分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综合性以及应用性的把握。
        1.4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语文教学仅仅是在语文这个学科领域内进行教学,不仅会让学生在各个学科之间产生较强的割裂感,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将语文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活当中,究其原因是学生对语文学习并没有深刻的理解。

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够开阔学生视野,站在更高层次学习语文以及其他学科知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更好更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在对各学科之间的跨界应用也会更加得心应手,正所谓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学生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如此,语文也并不例外,因此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成长,更是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在新高考下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2.1注重读写结合的课堂教学
        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当中的重难点内容,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住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可以布置读后感的写作任务,教师可以在阅读课上指出文章的多种切入点,以便帮助学生能够多角度理解文章,同时写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读后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学生通过读后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而表达真情实感,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经历对教材内容进行思考与体会,二者虽然都是在进行写作训练,但是所围绕的主体不同,对于读写结合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对此,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充分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包括文章当中所用到的修辞手法,也就是在阅读教学当中以阅读文章为实例展开的写作知识教学。在课后教师要利用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仿写,要求学生有意识的对教材中的相关写作手法进行模仿,从而达到阅读教学应有的效果,同时也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2创新教学活动,创设教学情境
        在高中学习阶段,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形式无法帮助学生在高考压力下以及教师的督促、家长的期待当中难以对语文教学产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活动,通过组织一次师生参与的教学活动、创设教学情境,带动学生进入到阅读内容的学习氛围当中。事实上,创设课堂情境就是将核心价值像空气一样充满课堂教学当中,创造出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环境,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等关键能力,潜移默化的掌握必备知识。例如对于教材文章对话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在课上朗读教材当中人物的对话内容,切身体会书中人物的真情实感,不仅使得课堂氛围更加热烈起来,也能够让学生真正在课堂教学当中有所收获。总之,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教师都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教育目标,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注入发展的源动力。
        2.3从情感教育入手
        在高中时期,学生的心理很容易因为学习压力等原因崩溃,而语文学科的学习正是通过文字呼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教师便可以从这一角度入手,在语文教学当中注重情感教育。教师可以在书中课文塑造的经典形象当中还原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人物,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文字当中的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建立起积极的生活、学习态度和价值观,这对于学生当前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结:综上所述,在新高考的大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思维,创新教学策略,渗透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综合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郑巧慧.浅析新高考下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32):24-25.
[2]黄祖权.浅析新高考背景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高考,2020(22):2.
[3]田小龙.新高考背景下语文核心素养的渗透策略探讨[J].中华辞赋,2019(02):43.
[4]李立.试论新高考下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19(04):113-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