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与创新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 姚育钦
[导读] 伴随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的教学环境出现了很大程度地进步

        姚育钦
        晋江市池店镇东山小学 362200
        摘要:伴随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的教学环境出现了很大程度地进步。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在课程教学时需进行相应的改变,积极运用“互联网+”的技术进行教学,从而由此实现教学效果的稳步提升。本文就此着重分析在“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整合与创新,以此希望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
        
        基于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的教育工作朝着现代化、素质化的方向发展。“互联网+”便是教育信息化的典型代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新的教学手段,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不断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现代化教学设备,提升课堂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从而保障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确保学生的能力能够稳步发展。
        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对于大多数的小学生而言,语文课堂是十分枯燥的、无趣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互联网+”技术,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体会学习的乐趣,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为了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采用不同的方式,带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的提升。其一,利用好交流工具——班级QQ群或者微信群。在阅读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群聊发放预习任务,告诉学生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此种方式进行学习,可以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其二,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然后将微课上传到群聊中,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微课一般是针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难点、重点,进行10-20分钟的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其三,学生还可以通过群聊讨论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案,明白自身的不足,进而取长补短。网络教学的便利性、交互性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创设阅读情境,实现教学有效性
        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教学中,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学可以根据这个特点,为学生创设具体的阅读情景,实现教学的有效性[2]。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可以把握课文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中获得理想的学习体验,进而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全面增强。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桂林山水》课文的过程中,部分学生没有去过桂林,因此对课文中所描写的内容无法形成形象化的认识,学生只能通过教材课文中的文字进行片面的理解。

在“互联网+”模式下,教师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将课文中对桂林山水的描写制作成为动画课件,使学生可以结合视频内容辅助课文阅读,把握课文要点,在提高学生阅读学习有效性的同时,也逐步促进学生对我国壮美河山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此外,还有《记金华的双龙洞》《雅鲁藏布大峡谷》等等以写景为主的文章,都可以采用同种的方式。为学生创设具体的阅读情境,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文本内容。
        三、拓宽读写空间,提升综合素养
        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体现在阅读文章上,还需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挖掘文章中的内涵,捕捉文章中隐含的情感,以此拓宽学生的读写空间,提升综合素养[3]。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需指导学生把握文本的关键词句,感受其中蕴含的语言力量,能够突出阅读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对学生人文艺术修养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组织学生对《沙滩上的童话》这篇课文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沙滩图片,播放舒缓轻柔的纯音乐。在这种情景下,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想,以及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或者具有重要作用的词句,并且对不同的词句进行分析,进而学生能通过把握关键词句,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真正发挥出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等词句进行标注,并且针对“把它吹得如……,如……,如……。”、“好像……又像……”类型的句子结构进行了适当的分析。课后教师还可以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模仿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写一篇关于喜欢的风景的文章,将读与写相结合,多元化多角度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了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利用“互联网+”助力阅读教学的整合与创新。随着相关教育政策的落实到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并由此促进各项教学效益的取得,以此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各项教学效益的取得。
        参考文献:
        [1] 王金保. 互联网+助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与创新[J]. 中华辞赋, 2019, (003):P.130-131.
        [2] 江鹏. 巧用"互联网+"助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 19(11):88-89.
        [3] 王文义. 巧用"互联网+"助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考[J]. 天津教育, 2020, 628(31):145-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