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何婷
[导读] 在与语文教育者对话的过程中,情感教育是提及最频繁的话题

        何婷
        重庆市秀山县凤凰中学  重庆  秀山  409900

        摘要:在与语文教育者对话的过程中,情感教育是提及最频繁的话题,而这一点很好理解。情感元素丰富是语文学科的优势,也是语文学科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在初中学段,语文教师更需要关注情感教育,因为初中学生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期。教育目标的落实必须和学生的现实需求进行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够进入人心,进入生活。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也需要释放情感。他们的叛逆性其实很好疏导,只需要让他们释放自己的情感需求,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能够从人文化的角度来辨析人生百态,不仅仅可以让初中学生在情感方面变得成熟起来,还可以让他们转变为积极求知的学习者。本文就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 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策略
        在落实初中语文教学目标时,我们可以发现,如果能够扩大情感教育的效能,一方面可以让初中学生以平和的心态与外界交流,进而从“小我”的角度出发,和外界进行情感方面的信息对接。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人生百态,让学生能够在语文教学中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感受到生活的魅力。有勇气进入现实生活,能够拼一拼、闯一闯。敢于释放情感,学生才能够和他人坦诚交流。其实不管是在哪一个学段,我们总是会将语文作为主科之一,主因也在于此,我们期待借助语文教学的通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引领初中学生的过程中,以情感作为切入点,还可以有效的推进课程改革目标。让教师的主导价值与学生的主体价值进行整合,进而有效的激活更多的教育资源。
        一、关注“趣味”课堂的构建
        为什么学生在我们面前会表现出叛逆性,我认为就是因为我们之间出现了沟通障碍,我们讲的他们不听,他们又没有时间来感受、倾诉。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时,我们为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激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多感受,进而与我们进行情感对接、信息对接。而激活学生情感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让语文教学活动变得“有趣”。例如,在讲有关大自然风景的课文时,利用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如同身处课文的美景当中;在讲革命战争题材的内容时,利用情感教育使得学生仿佛身在战场回到了革命年代,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艰辛;在讲神话故事题材的内容时,利用情感教育使得学生仿佛觉得自己能隐身遁形、腾云驾雾身处于仙境当中。这样,课堂教学会变得多姿多彩,不再枯燥乏味,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因为有趣学生释放了情感,因为投入了情感学生会觉得语文学习有趣、现实生活有趣。
    二、借助教材资源拓展学生的“见识”
        在引领初中学生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其实学生需要学习知识,还需要增长见识。而见识的增长对于学生的情感生成也可以产生极大的影响。事实上,情感是一种信息的对接进而引发的联想、引发的心灵触动。

那么如何才能保障教学任务在顺利展开的情况下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情感呢?我认为,就需要深化的挖掘教材资源,不断地拓展学生的见识。首先,教师需在讲课之前详细了解班级的所有同学,熟知他们的性格、兴趣、喜好和家里情况等,利于在情感教育时能更高效地“因病施药”;其次,教师在上课前还应该完全明白教材,在了解教材内容的同时,还要将自己融合到课文所表达的情境中,彻底感悟作者表露的情感涵义,只有将作者与自己的感情完全结合起来,才能够为课堂更高效地做好铺垫;再次,教师授课前应准备与本课有关的辅助材料。例如,准备小电影、纪录片、图片、小视频等资料,为情感教育法做好充足的准备,以便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视听效果,最大化的传递情感给学生。
    三、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实施课改
        在提及课改目标的过程中,人们想到的内容、方法有很多,但是,作为专业的教育者,我认为,不管选择哪些内容、不管是选择哪种方法,我们都需要将生活作为源点。在开展情感教育活动时,我们也需要将学生的现实生活融入其中,以这一点出发引领学生生成更多的感知,进而拥有对话的媒介、载体。首先,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与学生交流要充满热情,利用情感上的交流,解决师生之间的代沟,使得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得到共鸣,并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其次,教师的讲课方式也特别重要,教师可以使朗读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用于感染学生的情感,再通过形象生动的肢体表达和语言描述来发掘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兴趣提高。再次,教师可使用微电影、图像、视频等辅助方式模拟创建教学情境,再多加指引,将现实生活与课文的内容紧密联系,使情感得以共鸣。例如,在讲关于亲情题材方面的课文时,教师可使学生想起自己的父亲母亲,让学生介绍父母及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事情,这样便能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艰辛与亲情的伟大,逐渐的培养学生孝顺的优良品格。
    四、借助经典的赏析进行内在疏导
        教师自己就是最佳的情感教育资源,因为教师渊博的知识、人格魅力、优化的教育艺术都可以作用于学生的情感生成。如果教师能够将自己的魅力与经典作品进行整合无疑可以一次次的带给学生极大的震撼。首先,语文科目的学习是需日积月累的,除了课本上的内容外,学生们应该赏析大量的课外经典书籍增加知识。因此,教师可在学校为学生提供一些,适合学生的经典书籍供学生们赏析,借此来提升学生们创作和赏析能力并陶冶情操。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与课文相关的主题活动或观看有关电影,来使学生能更有效地理解课本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再次,教师还可以举办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讲座,例如,英雄人物传记讲座、诗歌鉴赏讲座、改革开放故事讲座、故事人物心理分析讲座等,使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并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和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情感教育要成为最主要的教学活动之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让学生从叛逆的学生转变为充满青春活力的学生,能够借助情感沟通,有效的解决自己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有效性探究[J]. 潘晓婷.  汉字文化. 2020(12)
        [2]情感教育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孟冬红.  才智. 201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