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数学好玩”的运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 卢笙华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大,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卢笙华
        浙江省义乌市香山小学教育集团          3220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大,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及时摒弃传统教学理念,不断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及优化,融合学生实际与性格特点,使其对数学的学习感到有趣。而游戏化教学与“数学好玩”该特色单元相衔接,能使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得到充分凸显,让学生通过数学游戏活动实践寻求数学学习中的乐趣,发现数学的魅力,并在寓教于乐中训练自身数学思维,增进学习能力,进而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具高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数学好玩;策略
前言:
        小学数学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创造力,还可以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为学生的今后学习生活夯实基础。游戏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打破课堂教学中的沉闷感,保证学生能够在喜闻乐见的环境下吸收更多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牢牢抓住其注意力,更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其数学核心素养得以增进。因此,本文以游戏化教学在“数学好玩”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为例,以此在最佳的教学环境下,进而增进学生整体教学质量及成效。
一、游戏化教学意义
        游戏化教学属当今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所衍生的产物,游戏化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一方面享受游戏所带来的乐趣,一方面使其在游戏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及技能。该教学也是当下创新教育模式中的一种,教师是借助游戏的教育形式,为学生传递快乐学习的理念,为其建构欢愉、快乐地学习环境。学生通过对游戏的趣味性体验,让其感知学习知识是可以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快乐,激起更多对未知世界的探究和求知欲望,教师则要注意观察,学生在游戏的参与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些问题,帮助引导一同解决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对其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游戏化教学,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十足趣味性的学习氛围,试着让其亲身探知与体验,在游戏中为其传递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数学好玩”的运用策略
(一)精心创设游戏化导入,设置趣味游戏
  由于小学生对周围新鲜事物感到十分好奇,无法在学习过程中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时常出现精神开小差等不良学习状态。而游戏化教学形式的出现,恰好能解决这一问题,该教学形式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对游戏化教学方法有所正确认知,并要与其内心实际需求及个性发展规律相衔接, 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接下来的”数学好玩”教学活动打下良好基础如教师。例如在学习“数图形的学问”相关内容时,教师需要通过游戏化形式,让学生对数图形予以认知了解,并在脑海中建立数形结合的学习思想,用心设计课前导入环节,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所喜爱的卡通动画情境(如,小猪佩奇、熊大、熊二等),以此调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忱,帮助其对解该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有所深入理解,感受数学知识带来的乐趣,进而使数学教学更具实效性。
   游戏化教学与其他教学形式相比较有着自身显著的优势,该教学形式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及生动性。与学生的内心实际需求及个性发展规律高度匹配,能够有效地增进其学习效率。

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趣味性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游戏化学习氛围中逐渐意识到数学知识的有趣好玩。因为游戏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喜欢上数学学科。教师在设计游戏化教学活动时,要以教材为着手点,根据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相衔接,对游戏教学活动的选取要合理,充分发挥游戏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在“数学好玩”教学模块中以“奥运中的数学”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够将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体育比赛问题当中,教师必须在学生认知思维中建立体育与数学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知识实用意义,并以学校举行体育运动会为教学契机点,让学生回忆运动会中记录各班级学生跑步成绩,使其在记录对比中掌握田径比赛中数学知识运用情况,引导学生学会对体育运动员田径比赛分数进行统计,从中摸索出正确的统计计算方法,强化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准确性。
(二)发挥游戏互动性,增强数学实践体验
数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的主要学科,对以情感认知为主的小学生而言存在较大难度,极其容易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厌烦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在授课中以学生视角降低知识难度,提高学生数学学科学习的主动性,借助游戏教学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参与环节切实感受到数学是一个很好玩的学习学科。为此,教师需在游戏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将充满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活动转变成团队合作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本团队的游戏活动。在此期间,教师应将游戏教学与分层教学融合在一起,按照学生个性化特点进行分组,使其在小组化游戏活动中高效完成数学教学任务。在“数学好玩”教学模块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设计秋游方案”,该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设计出科学合理地最佳出行方案,提高学生数学实践应用能力,通过学生熟知的教学模拟情境,让学生在自我认知领域中感受到数学学科的实用性,并对该学科所学知识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将本班当做城市旅行社,每个学生都是该旅行社的投资者兼导游,秋季菊花盛开需组织游客前往赏菊地点进行秋游,引导学生根据游客在实际旅行中的可能需求,设计最佳赏菊活动方案,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每个小组选出一个最佳优秀活动方案,然后由教师与同学共同对该方案进行点评,从中选出既能节省成本费用,又能符合客户切实需求地最佳旅游方案,使其在身临其境的情景教学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以饱满的状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流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
又如,在学习反弹高度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篮球和乒乓球,教学开始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把这两种球的精彩比赛视频播放给学生看,接着教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猜一猜这两个球从相同高度坠落以后,哪个球可以弹跳的更高更远,并且估算出每个球的反弹高度。为了强化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数学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寻找答案,通过小组合作制定实施方案,之后让小组成员通过自行验证后,上交实验总结报告,并在报告中表明教师上述问题所对应的答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旁观者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收集教学实验所需的各种数据,并在对比观察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答案,使学生可以精准分析出球的下落高度与反弹度之间的关系,使其通过动手动脑参与实践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从中切实感受到“数学好玩”教学模块的知识魅力,使其在潜在意识中喜欢数学学科、愿意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点明“数学好玩”模块教学核心。
结语:
总而言之,将游戏化教学形式与小学数学教学相衔接,在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到有趣的同时,更能增进学生探究数学课程的自觉性。特别是在“数学好玩”这一单元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整合教学内容,合理进行开发,使其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是一件既有趣又好玩的学科。
参考文献
[1]闫小红.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知识文库,2021(10):41-42.
[2]孙贺,华维艳.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读写算,2021(07):95-96.
[3]赖珊珊.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读写算,2021(06):6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