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艳
抚顺市顺城区实验小学 辽宁 抚顺 113006
摘要:生活化教学即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将所学知识同学生实际生活融合,并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对教材中所讲述的数学知识点加以理解、掌握,借此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微探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引言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蕴含着数学知识,数学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是小学数学课改发展的必然结果。《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多方位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更利于学生深入开展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以实际生活为切入点进行教学,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将得到锻炼和拓展,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数学学习难、数学知识能力差、数学实践能力薄弱的难题,对培养个性化学生提供了重要保障,也值得教学改革去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阶段
在小学阶段具体实施数学教学活动时,数学教师如果想要确保更为高效地开展生活化教学,需要深人挖掘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素材,确保学生能够对其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合理内化,科学应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以此为基础,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开展课堂教学时,需要进行生活化情境的合理创设,用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合理融人生活化理念,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生活化作业和生活化习题的合理设置,确保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使其可以基于数学角度分析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对其进行更为有效地解决。而在我国目前,部分数学教师并没有认识到生活化教学应用的重要价值,依旧应用传统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迅速提升学生解题能力,但是无法保障学生数学素养。
二、当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仍然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习题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没有正确认知数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习题练习来死记硬背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学科的难度,学生往往是在半懂的状态下进行题海战术,学生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会产生挫败感,丧失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无法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教师忽视数学理论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只是单纯地将生活问题作为课堂讲解的导引,进入到正式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忽视了生活现象的引导,由此使得小学生不能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联系起来,教师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的较为表面,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不能快速地运用数学理论解决问题,对于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并不利。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微探
(一)设计生活化学习活动
大部分教师因受轻实践、重理论的教学观念影响,在课堂教学中虽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然而实际上,仍会将理论知识讲解作为教学重点,并在理论知识讲解中花费大部分教学时长,导致生活化教学实际收效较低,课堂教学效率难以从根本上提升。因此,教师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教师需分析过往教学案例、教学方法,并以班级中学生具体表现为参照,设计一系列递进式数学实践活动、学习任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至课堂活动中,仅有如此,方可保证各层次学生数学水平均可得以一定提升。
(二)深人挖掘教材文本的生活元素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改革的全面推广,使其数学教材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调整,具有更为丰富的生活化内容,为其生活化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于学生而言,应用是其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现实生活中对其进行合理应用,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更大的乐趣,进而使其能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在具体进行生活化教学时,需要从教材文本中深人挖掘生活元素,然后开展具体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数学教学活动需要有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确保学生具有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使其能够更为系统地探究数学知识,有效解决数学问题。
(三)结合教学目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增强学习体验
教学的生活化就是让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最终目的在于能够将数学知识引出来,让学生自然而然接受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应依据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生活实践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数学知识。在进行生活化情境的构建时,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将数学知识进行分解,实现数学与生活同行的目标。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常常难以被学生快速理解,这也是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较为枯燥的主要原因。而生活化情境的构建,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生活元素,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且通过实践情境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四)教师在课堂上构建生活化的评价方式
基于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师不能再用传统理念看待学生的成长,仅从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作业完成情况出发点评学生的学习是不客观的,教师要基于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构建科学的点评方式,注重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生活意识,为此,教师在做课堂评价的时候要注重人文性,从数学实践的角度点评学生的行为,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更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分享和表达自己的生活化学习体验,使得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再是被动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注重体验数学知识理论的运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上倾诉以及倾听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取长补短,教师也可以加深与学生的沟通和了解,从而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构建的生活化评价方式关注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解题过程以及表达叙述能力,教师多元地评价学生,让小学生更深刻地认知自我,做好自我反思。
(五)科学布置数学作业
在小学阶段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时,数学作业能够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科学巩固,对其学习成效进行严格检验,使学生对相关知识具有更为深刻的印象,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经常会设置大量习题,长此以往,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加重学生学习负担,还会使其数学学习兴趣大大降低,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厌学情绪,教育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深人分析。通常情况下,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极为紧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现代教学改革全面推广的过程中,教育人员需要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延伸,高度重视课后学习。教师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时,如果想要确保提升学生数学素养,需要科学实施生活化教学,调整传统教学观念,重视作业布置。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学科在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因数学知识针对生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而言较为枯燥无聊,使得大部分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难以提起兴趣,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形成阻碍。为此,教师需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如引入生活化教学法,借助建立生活化教学情境、设计生活化学习活动、引入生活化教学内容等方式,达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盖小峰.生活化教学实践探微[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12):94.
[2]陈克红.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探微[J].新课程(综合版),2018(10):25.
[3]楚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微探[J].新课程(下),2018(04):174.
[4]孟祥艳.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微探[J].新课程(小学),2018(02):140.
[5]陈婷婷.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微探[J].考试周刊,2017(A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