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与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    陈敏
[导读] 教师在使用微课教学模式落实数学信息化教学活动时

        陈敏
        福州市中山小学 350001
        摘要:教师在使用微课教学模式落实数学信息化教学活动时,可以配合使用的措施包括录制微视频、使用多媒体、使用作图软件等,同时,教师还要结合实际的开发微课视频在其他方面的价值,如辅助其他教学工作的开展、帮助学生开展预习和复习活动、对学生的学习知识点进行例题展示等。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
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各行各业的运作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行业也不例外。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教辅工具的应用,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与此同时,也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尤其是微课教学方式,不仅让传统的教学方法得到了革新,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欲,但由于微课视频教学模式兴起的时间较短,所以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与克服。
1?录制微视频,直观化教学内容
        伴随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与教辅设备走入到课堂中,所以,在小学数学的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微课教学模式占据着不容置疑的地位。微课学习视频的最大优势是短小精悍、内容丰富,不仅能够让学生的兴趣得到调动,如果学生在课上学习效果较差,还可以利用课下时间采用观看视频的方式对课上没有掌握好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打破了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让学习活动可以延伸到学生的课下生活以及日常生活中。但需要教师注意的一点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因此在学习方面自制力较差,仍需得到教师的引导。所以,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视频录制的方式来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吸引。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学习生活中的数》单元内容时,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常见的场景中。例如,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展示图片的微课视频,图片上面画着各式各样的生活物品,有2元钱的矿泉水、3元钱的练习本、5钱的苹果和20元钱的转笔刀等,这些被标记上的价格的生活常见物品。此时,教师就可以一边播放微课视频,一边提出问题:“同学们在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上发现了哪些数学知识?”此时,学生就会积极讨论并踊跃发言,有的同学会说如果买两瓶矿泉水,那么需要花费4元钱;还有的学生说,5元钱一带的苹果共有5个,那么说明袋子中的苹果1元钱1个。这些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场景或物品隐含着课本上的数学知识与原理,学生只有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微课教学方式不仅营造出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还让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得到了激发,一举多得,教师应注意科学利用。
2?巧用多媒体,趣味化课堂氛围
        为了让小学生的求知欲望被唤醒,能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开拓思维获得更好的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训练,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很难维持注意力,并将注意力长久的放置教学内容上。

此时,教师应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对教学环境进行丰富,保证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发展成为认知兴趣,进而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望。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和探究兴趣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有趣的图形课程内容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辅工具给学生展示微课视频,为了让学生的注意力得到吸引,教师可以将视频内容以卡通动画的方式呈现。例如,“图形妈妈带着各式各样的图形孩子来我们的班级做客,图形妈妈第一个孩子是长方形;第二个孩子叫正方形;第三个孩子为三角形;第四个孩子名字叫做圆。”此时,不同的图形按照顺序一一展示在显示屏上,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屏幕吸引,让学生对这些有趣的图形进行记忆。五颜六色且形状不一的图形能够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进而记住这些不同形状的图形分别叫什么名字。教师也可以通过反复展示与播放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并保证学生能够记得更加牢固,区分的更为明确。
3?借助作图软件,形象化抽象思维
        为了让学生的发现问题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得到培养,教师必须依据教学问题的类别来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保证问题的解决效果。这是因为,常规的教学手段无法让学生拥有更强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因此,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让抽象性强、逻辑性强的数学知识原理理解难度大幅降低,并通过丰富多样的图形和颜色来让学生思维视野得到开阔。例如,带领学生学习《观察物体》单元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用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借助画图软件来对单元知识中的图形或图片进行绘制,同时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动手绘制。这个过程不仅生动有趣,还能够让学生从实践的角度对图形进行认识与记忆,并区分不同的图形之间存在哪些差异以及有哪些相同点。与此同时,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脑海中就会对这些图形产生记忆,进而能够在大脑中构建出各个图形的样子,随时依据题目要求来进行调取,这便是空间想象能力。这种能力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图形鉴别与问题解决效果。与此同时,空间想象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图形的学习上拥有良好的空间感,进而在绘制图形的过程中更为迅速、更加精确,而不是照葫芦画瓢。甚至,学生可以通过眼睛的观察来对一些三维立体的立体图形进行绘制,并保证绘制出的图形拥有一定的空间感。
结语
        利用微课教学视频落实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为了让信息化的特征更强,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保证制作的微课视频能够发挥出强大的辅助作用。同时,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保证学生在课下也能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自主开展学习活动,保证课上的知识点学习更为透彻。
参考文献
[1]王春光,殷丽娜.对小学微课的认识与小学数学教学应用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7):110-111.
[2]王玲.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11.
[3]刘兴泽.浅谈微课与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21.
[4]陆必娟.微课模式下的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J].智力,2020(30):155-156.
[5]杜昊.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幻画报,2020(1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