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娟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伯劳镇潘屋大连小学,广西钦州 535429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科目,是学生打基础的科目。而合作学习是小学阶段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改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让学生更加快乐地学习。本文聚焦于合作学习法,探究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数学;应用
新时代背景下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要求学校与老师与时俱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给学生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教学。合作学习是对学生比较有效地学习方法[1]。在以往的教学中,以老师为主体,基本上都是老师口授-学生只听来进行教学,而如今,应该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在积极良好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一、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合作学习相较于一般的个人单独学习,能够集思广益,共同探究问题,因此学习效率会加快,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都是老师出题,学生自己思考,然后老师再点人回答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角度有限,个人能够想到的情况有限,且思考的时间也较长,当学生没有想出正确的解答方法时,面对老师的提问还会有恐惧心理,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不强。而合作学习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当很多人一起思考时,能够在小组里彼此分享思路、方法,而后推举代表进行讲解,这样的模式能够极大地缩短思考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在合作学习的模式下,学生的对于课堂的参与感更加强,与同学之间充分地讨论,有什么意见也可以一起探讨。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会更加乐于沉浸到学习中进行探索,也是就激发了自身对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只要发挥自己的思维,畅所欲言,每当解决问题时,也会增加个人的成就感。因此,合作学习的方法下,会让学生更加专注与问题的讨论与解决,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达到更好的 学习效果。
(三)有利于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2]。在以往的教学中,课堂往往是比较沉闷的,以老师为主导,灌输知识,很少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认识知识,从而自我探究学习知识。从合作学习来讲,在课堂上不再是只以老师为主体,而是以学生作为主体,整体性地参与进来,让课堂焕发新的生机,让课堂不再沉闷,充满探讨和解读的声音。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知识进行讨论、总结,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这是一个良性的互动和讨论的过程,能够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合理地分配小组
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第一步就是合理分配小组,搭建合作学习的基础[3]。
在这个初始环节,也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在传统的分组中,往往会忽略学生的差异性,导致合作变得尴尬和沉闷。因此,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首先要按学生的不同性质进行划分,让学生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有更好的合作氛围和效率。在分组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意愿,但又不能完全按照学生的意愿来自由组队,因为这样容易导致一些不太合群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课堂。因此,数学老师需要求同存异,在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均衡分配,让各个小组之间的差距不会太大,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数学教学的效率。另外,除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还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老师作场外援助,解答同学的各种原理性问题,让学生对问题的了解更为深刻,师生共同促进合作学习的开展,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巧妙地设置问题
当学生分好组之后,就是老师巧妙地设置教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进行探究。这个问题的设置尤为重要,既要有可探究性和解读性,又不能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符合教学要求又符合学生的知识范围。比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节课程的学习时,老师可以设置一个问题:如何计算出一个长4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在这个问题提出后,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比如用1厘米的小正方形来摆格子逐个数数,用相似的图形进行对比,量出图形的长和宽等方法,让每个小组都进行积极地思考,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对于这节知识学生的理解会深刻得多。巧妙地提出问题有利于让学生进行积极深入地探讨,是小学生合作学习重要的问题引导。
(三)小组合作共同探索
面对问题,学生需要小组合作共同探索[4]。在这个环节,小组需要分工明确,每个人都要有确切的思考方向,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每一个人参与到合作中来,进行有益的探索,同时这个过程也能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精神,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学习《负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程时,可以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一些同学寻找生活中所见的负数场景,另一些同学思考有哪些指标用到负数,最后一部分思考负数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温度计等等实物来展示,这样对于负数这一章节的学生会更加深刻。在这样的分工下,每个同学都能进行思考,同时互相分享想法,给彼此带来灵感,也能极大地促进学习效率。
(四)综合评价检验成果
合作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综合评价检验成果。当然,评价的人和角度都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是老师从问题解决方法的正确性角度上来评价,也可以是同学或小组之间针对成员的贡献度来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更加多样,也能更加客观而综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激励学生,在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加有成就感。另外,对于没有探讨出问题解决方法的小组也要积极进行鼓励,充分肯定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重新激发兴趣,积极投入学习。
结束语:
总之,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需要合理把握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合理地分配小组,巧妙地设置问题,让学生在积极良好的氛围中共同探索,最后是综合多方面评价检验成果,让学生切实地学到知识,获得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艳秋.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4):74-75.
[2]陈桢.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家长,2020(33):91+93.
[3]郑求清.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优化[J].新课程研究,2020(32):78-79.
[4]罗光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32):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