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荷琴
重庆市秀山县凤起中学 重庆 秀山 409900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改革课堂评价体系呢?我认为,就需要坚持应用激励性评价。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始终处于“自傲”与“自卑”不断转换的状态。在面对他们开展教育活动时,我们需要关注他们的内在变化,进而让他们始终拥有一种良性的心态,这样他们才能在学习活动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我们还需要让学生积极地行动起来,只有行动起来学生之间才能进行良性的沟通,只有行动起来,才能让教师的评价有的放矢。此外我们还需要调整教的目标,通过为学生的内在提供内驱力,通过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与学习心境,实现“五育”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让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断地发挥作用。本文就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改革 初中数学 课堂 评价体系
在改革初中数学课堂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听几句“你真优秀”,初中学生是正处于青春的少年,他们正在从自我向大我过渡,他们吸收信息的能力超强,他们虽然在见识、能力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但是他们却往往可以理性的判断教师给予他们的评价是否是真实地。再有应用数学评价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地有所得,实现小目标积累大目标,促使初中学生能够在生成体验的过程中确立适宜于自己的上升空间。因此让学生有“经历”、“表现”是极为重要的。在落实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在其中注入更多的人文元素也是重要的评价内容之一。初中学生的成长更多的会体现在情感方面,优化的评价可以为学生疏导情感,解决他们在情感方面的困惑,让他们能够和他人和谐相处,为他们的情感进行导向。可见,在改革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我们更加关注对于学生内在的影响,更为关注如何让学生生成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一、将“问题”作为评价的载体
数学学科需要展现出数学学科的优势,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我认为如果能够以问题出发引发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必然可以让学生想要参与学习活动,不断地自律自己的行为,当然还会对自己施加优化的评价。在数学教学实践中,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是一种常态化的活动。在应用评价来引导初中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时,将数学问题的提出、可以引导学生情感方向的问题进行整合,可以集中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在有效落实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同时落实评价目标。如讲授《旋转对称图形》时,我尝试运用了下面这些评价语言:先运用多媒体展示实物图片,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趁着他们兴趣盎然的时候,我提出问题:“大家对这些图形都有深刻认识,其实在生活中还有许多的这样的图标,它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研究的旋转对称图形,请同学们认真研究这些图形,你们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吗?你还能举出这样的图形吗?哪一位同学最先发现,争当第一?”“这位同学眼光真锐敏,发现了它们都有一个中心,了不起。”“谁还发现什么问题?大胆地说出你的发现,讲错了没关系。”在这样的评价活动中,我们在学生完成预期活动之前就已经提出了评价的标准,进行了激励性评价。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这种预期型的评价活动会让他们一下子就生成好胜心,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在营造公平阳光的学习环境的过程中,初中学生会以平和的心态与他人相处,会为了目标而积极的行动,而不是为了强过他人而采取行动。此时学生会随着问题的推进不断地进行改变。
二、构建“团队”提升评价的影响力
在开展课程改革活动时我们会将构建学习团队作为主要内容之一。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就在于我们已经身处一个共享化生活空间。个人能力的生成来源于各种协作,个人能力的显现也来源于群体效能的生成。在对初中学生施加评价时,我们要注意从这一点出发。为学生不断地协调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在架设良好人际关系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在群体中有更好的表现,并且展现出更多的正面影响。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性质》时,我提出“平行四边形边的大小和位置,角的大小和位置,对角线之间上有什么特点?你能说明为什么吗?”我将这个问题交给学生去研究,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互相补充,最后总结概括出结论。这样,学生有了明确的任务,又有了完成任务的机会,自然会精诚团结,互相帮助,共度难关。课堂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此时学生的表现是动态化的,而我们施加的评价也是动态化的。在精心的设计与规划之后,学生的行动与教师的评价会不断地并轨。当然学生在意的不仅仅是教师评价,还有同学对他的评价。这种真实、自然、生态化的学习活动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最全面的。
三、将情感表现融入评价目标
初中学生其实既整合了小学生和大学生的优势,也整合了他们的缺点。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但是却缺少自律的能力,他们敢说、敢行动却又极易被他人影响。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我们不仅仅要影响学生的行动,还需要影响学生的内在,而后者的影响更为深远。在实现评价体系的改革时,我们需要在这一方面进行设定,通过观察学生的情感表现,应用多种方法进行影响,进而让初中学生能够顺利度过青春期。当然,在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时,我们也需要关注这一点。如(1)课堂教学活动中,是否尊重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及和谐的学习的数学网课氛围,以强烈的责任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健全的人格影响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2)课堂教学中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积极探索,充满自信地学习,平等地交流,并通过相互合作解决所面临的问题。(3)是否关注数学学习中认知、情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在学习素材的选取和呈现、学习活动的选择与组织等方面,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在通过教师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生的情感之后,数学课堂也会变得人文化。
综上所述,在落实初中数学评价体系的改革目标时,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对于学生的影响其实是内在的长远的。我们不再将成绩、知识量、技能技术的熟练程度作为评价的主题,我们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内在进行评估,进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内驱力,促使学生有效的实现学好目标。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探究[J]. 林小玉. 教育现代化. 2019(99)
[2]浅析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创新[J]. 张峰. 新课程(中学). 2018(06)
[3]系统教学评价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陈玉兰. 新课程(中). 2017(07)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课题《区县城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 ?:PJY201924